也会牵着她的手!
从此后,他不允许她的字眼中出现逃离,绝不允许!
孩子(1)
这是南山,素来以风景幽丽,奇秀着称。
难得一个春和日丽的日子,十数个穿着华服的少年子弟,带着歌伎,姬妾和仆人们,浩浩荡荡地走下了马车。
望着眼前幽深不知处的山林,一个白净秀丽的少年说道:“人与山俱静,好地方!”
他转向走在右侧的一个华服美少年,笑嘻嘻地说道:“苏竟,听说你执意来此,便是因此地有你的心上人?”
苏竟温柔一笑,他仰望着那层层山林,低声说道:“心上人?”念到这里,他慢慢一笑,神色颇为复杂。
就在这时,一俊美少年低沉喝道:“走罢。”
他显然是这些人的首领,一开口,众人马上安静下来,跟在他的后面,顺着山道向上爬去。
一边爬山,少年们一边谈诗论道,倒也颇为风雅。偶尔有一句佳词出口,随行的歌伎们便举起箫笛,把它吹奏出来。悠扬的乐声在山林中飘荡着。
乐声悠然,笑声不绝时,一个少年高声吟道:“举目湖山皆艳色。”他准备了个十足,却只吟了这么一句诗。念出后,他昂着头,支吾半天,长叹一声,转头问道:“诸位,下句当是如何?”
他这么一问,几个笑声同时传出。
而这些笑声中,一个奶声奶气的笑声,显得格外刺耳。
众少年一怔,齐刷刷侧过头去。只见左侧的山道中,于层层叠叠的树叶中,隐约走来一个骑马的身影。
吟诗的少年双眼一瞪,喝道:“哪个小儿在此发笑?”
喝声一落,一个奶声奶气的高唱声传来,“苍天不识英雄意,我辈蓬蒿自天真。”
幼嫩的高唱声飘然而来时,一匹白马出现在众人眼前。
本来,众少年对这个无端发笑的人很是不满,都带着些许怒意。此刻一看到这小儿,却是齐刷刷双眼大亮。那些歌伎姬妾们,更是低低的欢呼出声。要不是主人没动,她们只怕一哄而上了。
出现在他们眼前的,是一个三四岁的小儿。这小儿皮肤白嫩,眼神明澈,轩眉水唇,长得极美极可爱。
最令人惊艳的是,他有一双斜长凤眼,转盼之际波光潋滟,颇具风流妖娆之态。
这么小的孩子,竟已具有绝代妖娆的美色。最难得的是,美到了极致也就罢了,偏偏这孩子一举一动,一顾一盼,都极其高贵从容,而且,任何人见了,这绝对不是一种女性的美,没有人会怀疑他的性别。
竟然在这里遇到一个这么美丽的孩童。仿佛这满山葱绿,都因他的到来,惹上了几分瑰丽奇幻的色彩。
众人看得痴呆之际,那小儿不满地瞟了一个白眼过来。可他实在太可爱了,这白眼抛得众女忍不住低笑起来。
就在这时,那吟诗的少年嘿嘿笑道:“原来是个小儿。你又不识诗,拿你大人的诗出来唬我算什么事?”
那小儿昂起下巴,奶声奶气地说道:“谁说我不识诗?刚才那两句,本是我自己所作。”
在一片惊呼声中,小儿却懊恼起来。他摸了摸自个儿的后脑壳,嘀咕道:“父亲说,需要张扬的厉害算不得厉害,我怎么又忘记谦虚了?”
他的声音可不小,众人先是一怔,转眼哄堂大笑起来。
苏竟一直在盯着这小儿,依稀中,他在这小儿的身上,看到了某个熟悉的影子。
在众人的哄笑中,他上前一步,关切地望着孩子,温柔地说道:“这荒山野岭的,你一小儿怎地独自骑马到此?快回去吧,让你家大人担心了可不好。”顿了顿,他忍不住问道:“你母亲是谁?”
孩子歪过头,水汪汪的凤眼滴溜溜转动着。他朝着苏竟一笑,露出一口雪白的小牙,“恩,是应该回去了。我说了要等父亲归家的。”
说罢,他也不回答苏竟的话,驾驾两声,策着马向来路返回。
望着小人儿越去越远的身影,众妇人这时才此起彼伏地低叫出声,“好美的小儿……”“也不知是谁家的?”笑声中,只有苏竟怔怔地看着那小小的人影,好一会,他摇了摇头,自失地一笑。
半个时辰后,一辆马车停了下来,几个护卫筹拥着马车中下来的王弘,从另一条山道向上走去。
“郎君?”
见到王弘突然止步,一护卫不解地开了口,同时,他顺着王弘的目光朝前面看去。
这一瞟,护卫马上笑逐颜开,他欢喜地说道:“是小郎。”
一边说,他一边控制不住脚步,朝着前方那小小的人影跑去。
小人儿正蹲在树下,手里拿着一根树枝,煞有介事地捅来捅去。
护卫蹲在他前面,细声细气地问道:“轩小郎在做什么呢?”
小人儿抬头了。对上小人儿这双波光潋滟的凤眼,那护卫不由笑得双眼都成一条线了,满满都是慈爱。
小人儿却没有回话,他朝护卫身后的王弘看来。
王弘见状,慢条斯理地走到孩子面前,居高临下地盯着他,淡淡说道:“怎地不回他话?”
小人儿瞟了王弘一眼,脆生生地说道:“你急什么?”
一句话噎住王弘后,他严肃地看向那护卫,奶声奶气地说道:“我在想事。”
这么小的人说自己在想事,那护卫有点忍俊不禁。他还在想笑,一侧的王弘已开口问道:“想什么?”
小人儿扁着嘴回道:“不想说。”他瞪着王弘,眼圈有点红,“你又去玩了?”
他粉嘟嘟的脸双颊鼓起,那瞪着王弘的眼中晶光闪动。王弘知道,这小子其实是在怪自己没有带他出去玩。可这小子从会说话起,便有话也只说半句。
王弘忍着笑,他弯下腰来,一把把儿子搂在怀中。
抱着儿子,王弘严肃地说道:“你是男子汉,这么点小事红什么眼睛?”
小人儿白藕一样的手臂搂着他的颈,他板着一张白嫩的脸,奶声奶气地说道:“你一走便是半月,丢下我与母亲自个儿玩,我不开心。我问母亲你为什么不带我一起去,母亲说,你怪我长得不好,丢你的脸,可有此事?”
小人儿问得煞有介事,只是他的话一落地,几个护卫齐刷刷地瞪向王弘。
王弘一噎,半天没有吭声。
小人儿看着他,大力点了点头,认真地说道:“我对母亲说,绝无此事。父亲你是嫌众名士都说,我比父亲你长得好,比你少时更有才,你妒忌了,才不肯带我去的。”
王弘说不出话了。倒是他的身后,众护卫都是忍俊不禁。
王弘瞪着儿子,好一会哑然失笑道:“你这小儿。”
小人儿这么板着脸,煞有介事的模样,实在可爱透了,他忍不住在小脸上亲了一下,解释道:“也是也不是。轩儿长得太招人,父亲既已归隐,便不想我儿引来太多人关注。”
小人儿低着头想了想,大点其头,奶声奶气地说道:“是这个道理。母亲最笨了,她那么好看,总说自己长得不好。我比她还好看,她就说我也长得不好。母亲真不会说话。”
王弘哈哈一笑,抱着他向前面走去,“是,你母亲最笨了。”
孩子(2)
正是春花最好时,处处行人处处景。一字排开的大船上,几处衣香鬓影,莺声燕语。
众船三前三后,如环星一样拱卫着中间那只最为华丽的船。
“吱呀”一声舱门打开,两个俏丽的婢女,扶着一个面目掩饰在轻纱下的美人出了船。
这美人面目不可见,可光是那一双艳光流转的眸,那挺直纤细,白细如玉的颈,便可看出她是何等的倾国倾城。
看到这美人走出,一个长相秀丽高雅的少女缓步走来。她长长的裙套在河风中飘扬中,四个婢女连忙上前一步,轻轻提起那裙套。
美人弄到少女向她走来,微微躬身,含笑唤道:“阿块。”
少女阿块笑了笑,朝着她上下打量一遍,轻声问道:“可有不适?”
美人点了点头,她转过头,望着渐渐浮现在视野中的绵绵起伏的南山,呢喃说道:“是累。不过马上就要过去了。”
少女阿块瞅着她的神色,嘴角一扬,轻笑道:“是啊,马上就到了。”
她走到美人的身侧,与她一样地望着那南山,眉眼一弯,愉快地说道:“七叔在这鬼地方已呆了十二年了。
十二年远离建康,不见繁华,他一定很高兴看到我们。”
阿块盯向那美人,声辛含笑中带上了戏诡,“谢宛,你是当真倾慕我七叔,还是想为你的十四姑出一口气,故意说喜欢他来着?”
美人谢宛闻言,艳色流转的眸中透过一抹怒意。她瞅向阿块,缓声说道:“阿块,这玩笑不好笑。”
这谢宛只是谢氏的远房分支,虽是嫡女,其身份比起陈郡谢氏的众女郎,那是低了一大截,更比眼前这个琅琊王氏的阿块低了一大截。
可是她此次玉颈高昂,艳光流转的眼眸中怒意隐隐,整个人既高傲又优雅如仙,哪里看得出半分位卑?便是王块一怔之下,也连忙陪笑道:“好吧好啊,知道你是认真的。别生气。”
见谢宛还有点不高兴,王块连忙转头盯着南山,道:“想我七叔何等风流人物?为了那个什么也没有的陈氏阿容,这一隐南山便是十二载……好在,他现在终于厌烦了那妇人。阿宛啊,你这一次要是让七叔动了心,我琅琊王氏必不会计较你的出身,立你为琅琊王七的正妻的。”
她说得好听,谢宛羞涩的,艳光逼人的眼眸中,却闪过一抹讥嘲:琅琊王七连陈氏阿容都娶为正妻,自己的身份怎么说也比她高贵得多,尊他一个续弦的妻室,那是合情合理!
想是这样想,谢宛还是轻声细语地说道:“阿块的意思,我明白的。”
王块闻言,轻轻一笑。谢宛见她笑了,也是嫣然一笑。
两女交谈际,舟船如箭般飞驰,这一转眼功夫,已靠了岸。
马车迤逦驶出,转眼间,浩浩荡荡,足有二十辆马车的队伍便驶上了官道。
来到南山时,正是夕阳西下时。
一行人来到山脚下,马车已是行不通了。阿块抑着头,望着前方浓密的树林,抱怨道:“七叔也是的,隐就隐观,非要像那些贱民一样,半山而居。”
她一边抱怨,一边在婢女们地扶持下,顺着山道走去。
一行上百人,这般倚着山道而行,倒也热闹。
就在人声喧哗时,突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