袍子,走到了最前边的座位上,大喊一声,“行笄礼!”顿时,笙乐大作,两名女子婀娜地走到了我身侧,她们手上端着一个托盘,托盘上摆放着密齿梳,上面雕有凤凰印,旁边还有两根细绳。赫连翰轩俯首在我耳畔轻声说道,“相信我!”双眸脉脉含情,刹那令我的心安定不已,我点了点头。
赫连翰轩走到了我身后,将我原本的头发散开,伸手执起那梳子,轻轻拢着,小心翼翼,生怕会拽断一根发丝,最后在脑后梳了个茴香髻。
接着那怪人唱道:“令月吉日,始加元服。弃尔幼志,顺尔成德。寿考绵鸿,以介景福。”
接着又有两名女子走了过来,此时她们手上皆是布满了首饰,看制材,皆是上等,其耀眼之光,纵然在黑夜,难以遮掩。赫连翰轩一一接了过来,目不转睛地盯着我的双眸,将这些首饰挂在我的腰间,我的脖颈上,还有我的头上。赫连翰轩又从另一个托盘上端起了一杯酒盏,那怪人紧接着又是唱道“旨酒嘉荐,有食其香。咸加尔服,眉寿无疆。永承天休,俾炽而昌。”
我蘧起了眉头,瞥了一眼近在嘴角的酒液,一副为难的表情,三爷该是晓得我不会喝酒的啊?可……
“今儿个是你行及笄之礼。”赫连翰轩提醒道。
我撅起了嘴,依照惯例,看来是不喝不成了,这是礼节,如何能推却呢?我闭上眼眸,一仰头‘哗’地顺着嗓子眼流到了胃里。真不晓得那些男人们干嘛会喜欢喝酒?这般地辛辣,这般地灼烧,仿佛快要将自己的五脏六腑烧空一般……
还没有片刻,我的脸颊就红了起来,脑海亦是有些迷蒙了。
“主子,还要不要继续?”似是听到有人问道这样一句话来。
赫连翰轩揽着我有些乱晃的身子,清晰地嗓音回道,“继续!”
“下一项行大婚之礼……”
我身子晃晃悠悠地,脑海中一片迷糊,根本就不晓得那怪人到底还在说些个什么,隐隐约约好似感受到自己的身子被抱起,紧接着又甚是舒适,本就热的难耐的我,想要挣开自己的衣衫,但偏不遂人愿,几次努力,却总是挣不开,我大哭大喊着,痛苦难耐,幸好似是有一双温柔的手帮我解开了束缚,我寻找着那抹冰凉,仿佛抱着它就身心纾解,我不晓得自己是怎的了,但那一刻我以为……我和三爷成婚了!而他就像是我的丈夫,成为了那块冰凉,一夜相伴在我身侧。
不知何时,月已爬上了枝头,天色早已过了一半,黎明渐渐来临。
“小姐?”
“小姐?”
我慢慢睁开了惺忪的睡眸,以为自己身侧还是三爷,我猛地转过了身子,用手一搂,孰料却是空空如也,一片冰凉。
“咯咯!”
我一听到声音,赶紧地坐直起身子,待看清眼前之人竟是芙儿和瑟儿,登时我愣住了。
“萱绫小姐莫不是还在做春梦吧?”芙儿捂嘴笑道,“瞧您那头发,估摸着是昨夜睡的。”
头发?我猛然想到三爷给我梳的茴香髻,我用手一摸,谁曾想根本是散了开来,什么亦是没有,顿时,我泄气了下来,莫非真是一场梦境?什么三爷?什么古怪之人?还有哪些乱七八糟的唱词?可……我脑海中却是记得一清二楚啊,只除了……我喝酒之后的那段。
“小姐是怎地了?”瑟儿似是注意到我的不对劲儿,与芙儿相望了一眼,两人疑惑不解。
我摆了摆手,“你们两个过来有什么事吗?”
芙儿恭敬地回道,“太皇太后一早儿就让人来传话儿,说是今儿个要您到乾清宫去一趟。”
我点了点头,不做声。
“还有梦姐姐今儿早给你留话而,说是要出宫,让您早膳不用等她了。”
我再次点了下头,不吱声。
两人对看了一眼,待我起身,一个人开始收拾起了我的床榻,另一个人为我端着金盆,我开始擦脸和漱口,一面收拾着,芙儿一面嘀咕道,“梦姐姐昨夜一直找您着呢,谁都不晓得您去了哪儿。”
我正梳着发丝的手顿了下,瞥过头问去,“那我昨夜怎么回来的?”
芙儿摇头笑道,“小姐皆不晓得,奴婢怎会晓得。”
我蘧起了眉头,看向面前的铜镜,继续梳头,心头却是疑惑重重。就在我快要起身出门之时,远处正打扫的瑟儿突然传来一声叫喊,“小姐,您的指环落了。”
第八十四章 大婚(三)
我身子一定,仿佛被人点了穴位一般,待瑟儿将那玉指环举到了我面前之时,我才恍过神儿。这……这不是三爷的吗?莫非……非昨夜之事是真的?他给我及笄大礼,还给我梳头,可……如何会有这个指环?
远处的芙儿听到,亦是凑了过来,不由得眼眸发亮,“哇,好精致的玉指环啊。”
瑟儿一躲闪,“小心砰坏了,估摸着这是小姐出门时在外面花高价买来的。”
芙儿拧了下眉头,“不是啊,这分明是男子的嘛。”
“别瞎说!”瑟儿一使眼,赶紧地瞥了瞥旁侧的我,发觉并无异样,这才踏实了下来,“小姐回来就与咱们住在一块儿,哪里来的男人。”
芙儿自知口误,亦是红了脸颊,不再吱声。
我接过了那指环,放在手心处仔细观察着,幸好那芙儿并未太多留意,因这指环的内部上刻有‘翰’一字,一看即晓得是亲王的。若是再传了出去,只怕不会招来祸端,亦是会有闲言碎语。
手中紧紧地握住这个指环,心下却是激动不已,然,我却又不敢随意放置。一则是不便,二则是我根本不晓得为何这玉指环会落在这里,若是三爷来了,或许是他不小心掉落的,可平日里这个指环根本从未见他离身过,他珍爱有加,莫非一时大意?我摇了摇头,立即否定了这个答案,我相信凭我自己对三爷的了解,他是心思慎密之人,断然不会做出这样忘性之事。可除了这个,还能有何种理由来解释?
我抬头望了望天色,已是不早了,赶紧地将那玉指环放入了怀中,又是检视了下衣裳,便去了乾清宫。
外面不知何时已是飘起了雪花,才不过半宿,现下地面上却已积满了犹如三尺之厚的白雪,放眼望去,偌大的皇宫院内一片白皑皑,树枝上、屋顶的瓦片上、廊道两侧,甚至还有那不断行进的马车上。北风嗖嗖,令人身子打颤,吹拂在脸颊上,有些干冷,我禁不住拉拢着自己的斗篷。
“总管大人来了?”刘公公老远就向我作了个揖,右侧脸颊旁漂着他口中的哈气。
我颔首,回以一礼,“有劳刘公公久等了。”
他笑了笑,“这是老奴应该的。”说话间,却已是掀起了厚重的门帘儿,登时一股热气铺面而来。我稍弯了下身子,踏入了进去。
乾清宫内一片祥和之色,穿过前厅向后室而去,周围的宫女们大都是新面孔,可见是新招的一批人,不由得又是感触,一代人过去了……我向屋内行去,只见最前面的硬蹋之上,太皇太后半躺卧在金丝被上,闭着眼眸,瘦如枯槁之手轻搭在一起,放于腿间,她身着着一袭金凤霞帔,双脚被窝在厚被子中,在床榻的两侧,各自放有两个暖炉,此时正稍得旺,呼呼热气将屋内充斥得温暖。
“太皇太后吉祥——”我站在隔有两米之处站定躬身。
太皇太后听到后,徐徐睁开了眼眸,看起来漫不经心,她扬起了声调,“来了?”
“是!”我颔首。
她伸开手臂,将那两名宫女支开,径自向我招了招手,“过来哀家这里坐。”
我抬起头,顺着她手指的方向看去,却是她的身侧,我赶紧地垂首,“微臣不敢。”
“这有什么不敢的,”她像是嗔怒了一般,登时变了脸色,“这里又没有外人,莫非是嫌弃了?”
我一听此话,赶紧地耷拉下了脑袋,一脸地恭敬之色,“还请太皇太后恕微臣之罪,微臣怕是衣裳脏,污了太皇太后的床榻。”
“哀家都不嫌弃,你操个什么心。”她端起了茶盏,冷声道。
“是!”无奈的我,走上前去,侧身坐在她的身侧,双手规矩地放在了双腿上,表情拘谨。
她瞥了我一眼,低声笑了笑,“哀家还以为总管大人总是那般自信满满呢,未料到见了哀家却是这般小心翼翼,”她摇了摇头,“哀家又不是豺狼虎豹,不过亦是一个老太太,呵呵。”
我双手握紧,不敢随意吱声。
太皇太后抿了口茶盏,将被放到了一旁的矮桌上,“你这总管大人当得可是够累啊,在外跑了快有两年之多了吧?”
我颔首,“是。”
“不是哀家保守,虽说现下好多外使进京来,你亦是见过世面之人了,可咱国的妇德还是要守啊。”她咳了下嗓子,“女子无才便是德,哀家亦不是大字不识得,但是要收敛一些,不要成日里总是和男子打交道。”
我默然不语。
太皇太后叹了口气,“哀家晓得你是有过功之人,理当是奖赏才是。可你毕竟是女子,这女子啊,终究是要嫁人的,就像是哀家,纵然年轻之时,亦是有过抱负之心,但最后却还是为妇为母,这才是正道儿。眼下朝政已是稳定,你亦不用操心,而皇上呢,羽翼亦是丰满了,再过不久矣,他和藩国公主联姻,两国之间的战争就此打住,相信于我国是一件再好不过的事,国泰民安,这正式我们所追求的,哀家对朝政不太懂,总管大人评评,哀家说得这些对吗?”
我耷拉的脑袋稍抬了下,点了点头,双手拱起,“太皇太后所言极是,只要老百姓皆能过上幸福美满生活,做什么皆是值得的。”
“哈哈……”太皇太后扬声大笑道,“哀家就看出总管大人是通情达理之人。若你是男子哀家定要封你个宰相来做,辅佐琰儿一辈子,可惜的是啊……”她摇了摇头,脸上现出了一抹遗憾之色,“曾经哀家倒是看过不少巾帼女英雄文章,确是为她们的丰功伟绩所震撼不已,同为女子,哀家自豪不已。但是最终她们亦是同一个结局,那皆是为人妻。”
这时,从门外走来了两名宫女,一名手上提着茶壶,为我和太皇太后的杯中斟满茶,另一人手上举着一个托盘,托盘上放着几张卷纸。
太皇太后望了我一眼,再次抿了口茶,“这是昨日新进贡的茶壶,总管大人尝尝看。”
我点了下头,接过宫女递过来的茶盏,掀起杯盖,小抿了口。
“如何?”太皇太后问道。
“确是新鲜。”我简单说道。
太皇太后笑了笑,“再过些个时日即是翰轩的婚宴了,你说……那日嫔妃们就喝这茶如何?”
我身子一颤,被子晃了下,险些就丢到了地上,幸好我及时恍了过来,我假意镇定道,“甚好。”
“当真是好?”太皇太后故意瞥了一眼我手上的茶水渍,嘴角露出了一抹狐疑的笑容。
我犹豫了下,颔首,“若是能再用凝露沏开,只怕是最好不过。”
太皇太后凝眉,又是盯了我半晌,这才转移开目光,长笑道,“呵呵,总管大人倒是提醒了哀家,一会儿子哀家让刘公公记下。”她垂首,用被子盖儿刮着杯口儿,发出‘沙沙沙’之音,她看似随意地问道,“今年儿你十五了吧?”
我的心顿时提高了警惕,抬起眼皮,瞧了一眼太皇太后的眼神,点了点头。
太皇太后叹道,“转眼你进宫竟是已有了三年,哀家皆是老了……”她像是感慨一般,用手绢擦拭了下眼角,“可还记得两年前哀家与你说的那‘两年之约’?”
我沉默着,又是看了看那宫女托着的那一张张白色宣纸,只怕是猜出了大概一二。
太皇太后摇了摇头,终于不再打迂回战,痛快地说道,“哀家本想是给你一笔银子,自行出宫去。但是转念一想,你定是没有着落,一个女子要想谋个事情还是挺难的。遂,哀家左思右想,就偷偷和刘公公商量了,他识得人多,就替你从民间物色了一些人选,皆是一些小商户家的公子,才貌兼备,绝不是普通之人,而他们呢,最是有一个特点:皆是喜欢游山玩水,每逢春秋两季,要么是因进货就到外国,要么即是想要去领略外国风情。还是比较不错的。总管大人,有何看法?”
我面无表情的面孔一瞬间闪过一抹讽笑,莫非我辛苦等待了两年,即是这种结果吗?什么物色好人选,什么为我将来着想,什么游山玩水,不过皆是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