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会不谨慎?还不是裴老爷太过趋炎附势,投靠了大皇子,结果被二皇
    子的手下抓了裴大公子贪墨的证据,连裴大公子一起,灭了大皇子好几个手下。
    幸亏裴二公子还在边关,不然可算是彻底家败了。」
    「裴陵在又怎么样。还不是只能守在城里看管粮草。上头有兵不压着,加上
    李振中将军又不愿意卷入派系斗争,所以根本不会让裴陵出去立功。」
    「反正裴家已经没了气势,多个裴陵出头也不会怎么样。李将军到边关,也
    肯定是要先栽培他自己的势力,哪里会轮到裴陵呢。」
    「说到这个,我倒是听了不少传闻。你们听没听过李将军帐下有个叫左三知
    的?」
    「他不是李振中面前的红人吗?」
    「是啊,听说被李振中亲手提拔上去的,还屡立战功。」
    「不过我听说他是军奴出身,还伺候过裴陵。」
    「所以说,此一时,彼一时。不能用出身高低品评人。」张大人听到这个事
    情若有所思。
    「嘿嘿,话是这么说,只不过左三知现在可比他的主人裴陵有出息多了。」
    「是啊是啊。」
    「哈哈哈哈。」
    看着地上的茶碗碎片,裴陵百感交集:如果当时爹爹不倒向大皇子,是不是
    裴家就不会卷入夺位的派系之争,兄长是不是就不会被杀头,爹爹也不会被降职?
    如今可好,大哥没了不说,家里也门庭冷落了。家书一封封从京城送来,每
    封信里都是爹爹的嘱咐,让自己上阵杀敌,立功受赏,争取光耀门楣,让裴家重
    回往日的荣耀。
    光耀门楣,谈何容易。
    自己数度请求出征,却都被李振中以粮草事务重要为理由驳回。
    打仗打粮草,这点自己也懂,可现在不比往日,裴家需要自己立功,需要籍
    由自己的升迁重新带起裴家的声望,而自己打仗分明名声在外,当两军阵前的先
    锋也不逊色。
    「是不是因为你手下将多,所以不需要我?」
    裴陵颓然倒在床上,想着刚才听到关于左三知受重用的话,又想到一年多前
    大军开拔,自己率队前去给李振中将军的队伍送行。那天,左三知夹在众将士中
    间,和自己目光相撞,交织在一处,凝固片刻,却又分开——左三知扭转了头,
    便再也没有回头。
    那个曾伺候过自己、被自己压在身下的人就那样毅然决然地离去了,目光还
    同第一次见到他一样冷静,就像是草原夜里的星,闪动着孤寂的光,有些不合身
    份的傲气,也有些凌云般的渴望。
    「……左三知,想不到……想不到连你有变成我的障碍……围歼胡人大军在
    即,这是最后的大战,恐怕我连出战的机会都没有了……」
    裴陵双目无神地盯着地面,直到窗外透过的光线渐渐从明亮变得昏暗,最后
    悄然隐入夜色。
    打更的梆子声响起,更夫的脚步也由远及近。那破锣般的嗓音将裴陵从失神
    中惊醒,他数数梆子声,才明白自己脑中空白地躺了好几个时辰。
    对家里的事情无能为力,善于识人的得意跟对左三知受重用的嫉妒纠缠在一
    起,让裴陵头痛欲裂,头重脚轻。他的胸口也彷佛压了块沉甸甸的大石头,喘不
    过气。
    勉强从床上下来,在屋内来回踱步,又像是要把这嵌着铜的床打扁一样捶打
    床沿发泄,可裴陵最终却还是颓然坐在上面,瞪着两只眼睛,慢慢地对着没有光
    的房间轻轻问:「时英,我该怎么办?为什么,面对他,我的心胸却狭隘了起来?」
    ***从大军所在营盘到李振中,数百里的路变成夜幕下的马蹄声,由远而
    近传入手城门兵士的耳朵。
    他们揉揉惺忪的眼睛,保持清醒远眺着跟随日头一起从地平在线茂出来的滚
    滚尘烟,发现那服饰打扮都是自己人。
    「是办庆功会的大人。」
    城楼上值夜的兵士见下面挥舞的令旗,便跑去跟守城的门官回禀。这些日子,
    边关战事一直顺利,到了春夏交接的时候,李振中将军带领的几路人马如期包围
    了胡人的残余队伍,逼那些趾高气扬的部落首领们投降。
    除了少部分抱了战死的心态,其它部落首领早已怯懦了。便偷偷派了人跟李
    振中这方联系,商议向大周天朝投降的事宜。
    捷报从边关传入了京城,举朝欢庆,年事已高的皇帝也下旨,派了钦差大臣
    带了很多东西来犒劳边关将士,并命李振中呈上战役中功勋卓着者,准备按律嘉
    奖。各路将领也都陆续来到李振中,准备参加由钦差、李振中主持的庆功宴。
    接到值夜兵士的报告,守城的杨校尉马上命人开门,亲自迎了出去。
    这两天来的官员太多,他都疲于应付了。开了城门,他带着几个手下前去拿
    令牌,却见一队表情肃穆、气势雄壮的兵士站在面前,为首的男人更是高大威猛,
    骑在一批漆黑的骏马上微微颔首。
    那男人的身后,则是一轮缓缓升起的火红日头,染得草原大地一片壮丽景象。
    「前面来的是哪位大人。」杨校尉见此人气度非凡,便拱手询问。
    「李将军麾下千户左三知。」马上男人跳下马,恭敬回了一礼,「李将军命
    我回来筹备庆功宴是一,烦请大人引我去各个衙门。」
    「原来是左大人,久仰久仰。您一路风尘,先请到城中专门为大人们准备的
    府邸休息,小人马上命人通知各府衙的大人。」杨校尉听了不少战场逸事,也明
    白这左三知是当前炙手可热的红人,便很殷勤地给左三知和左三知的手下带路。
    「有劳杨大人了。还请先安排我这些手下休息,奔波一夜,他们都乏了。」
    左三知还礼。
    笑着跟杨校尉唱了个喏后,他一挥手,后面跟着的兵士就齐唰唰下马,毫不
    懈怠地跟在他身后──军纪严明,这就是他当了千户后统兵的结果。
    「应该的,应该的。左大人,请。」杨大人让手下带别的兵士去休息,而自
    己亲自陪着左三知去给官衔高的将官们准备的别馆。
    跟杨校尉寒喧中,左三知也用目光逡巡李振中中的景象。他上次进李振中,
    还是裴陵的亲兵,加上出身低微,也没什么人关注;此次进城,便有人前后殷勤,
    心中不免有些感慨。可看过城中繁忙景象,倒也觉得前方打仗的血没有白流,起
    码百姓的日子看上去很平静,还有些富足。
    「如果在望北城里庆功,这是最好不过的。城里地方足够钦差、将军和各位
    将官住行,至于大军,按老规矩扎营在城外,还可以派人快马送吃喝。」
    杨校尉讲完,又小心地补充了一句:「从前犒劳将士,这里也是这般布置的。」
    「谢杨大人指点。在下出身行伍,不懂太多规矩,一切都得劳动杨大人啊。」
    左三知也乐得说几句谦虚好话,做个平白的顺水人情。
    「左大人客气了,日后常在边关,还得提携在下才是。」见了炙手可热的红
    人,自然要巴结一下,杨校尉觉得自己的举动也算是人之常情,而且左三知比传
    说中平易近人许多,更让他心生好感。
    他想趁机再多说几句套套近乎,却发现左三知忽然勒住了缰绳,目光盯住不
    远处的几个人,一动不动。
    那几个人都是华服冠带,都意气风发地骑马过来,只有最后面的那个煞了风
    景,不仅衣着朴素,面上还总带着忧郁,但像是霜打的茄子一般,没多少生气。
    「左大人,那是城里官衙中的几位大人,正好是您要找的。最后面的那个,
    是卫指挥史裴陵裴大人……」杨校尉看双方快要碰上,便给左三知介绍,但说到
    后来,才想起自己听说过左三知曾经是裴陵的下属,于是慌忙收口。
    「各位大人好。」左三知过去,下马抱拳见礼道,「下官是李将军麾下的左
    三知,此番奉将军之命前来安排庆功宴一事,请各位大人不吝赐教,多多指点。」
    那几个人见是杨校尉陪着的,还猜左三知的来历,此刻听到介绍,才明白这
    是军中的红人,便都乐呵呵地打招呼,只有裴陵一个人,别开头去,看也不看左
    三知。
    「裴大人,别来无恙?」左三知看裴陵不里自己,便走道裴陵面前,轻轻一
    揖。
    别来无恙?
    裴陵狠狠瞪了左三知一眼,自己都快在望北城憋疯了,怎么会无恙?而且左
    三知好歹也是自己一手提拔起来的,虽然现在出头了,但看到自己怎么跟看到那
    几个人一样?
    「裴大人。」左三知见裴陵不理自己,只好又叫了一遍。旁边的几位官员知
    道裴陵原先是左三知的上司,也多少理解裴陵的心情,就没有插话。
    裴大人?你从前都是叫我大人,即便叫裴大人,也不会是这种语气。难道你
    知道我裴家不振,所以也像别人那样疏远我……自己在发什么昏?怎么还挑剔起
    来……的确很久没有听到他的声音了,似乎和记忆中有些出入。
    年逾不见,样子不变,不过脸上、手臂多了很多细细的疤痕,人也更壮实了,
    有些意气风发,和自己的颓唐倒是成了鲜明的对比。
    裴陵看着左三知一身戎装,又看了看自己糟糕的打扮,心中涌起莫名的烦燥,
    甚至还有些愤恨。
    「咳,左大人,你还没有吃饭吧。正好,我们几个人要去酒楼吃饭,咱们一
    道,也算是替你接风。」旁边的几位官员见裴陵面色不善,有心打破这尴尬局面。
    「呵呵,是啊,左大人,府邸就在不远处,咱们几个陪你去换了衣服,然后
    去酒楼。京城那有名的宇内楼再咱们这里有分号,那菜地道,跟京城的一丝不差。
    走吧,走吧,裴大人,如今大军告捷,粮草之事也不用担心。」另一位大人也跟
    旁边的人也趁机说了句话,不让气氛冷场。
    「嘿嘿。左大人是李将军面前的红人,自然应该好好招待,但在下还有事情,
    就不扫各位大人的兴了。」不提起自己留守之事还好,一听这话,裴陵气不打一
    处来。他很生硬地客套几句便拂袖离去,看也不看左三知一眼,让旁边几个官员
    非常地尴尬。
    「几位大人过奖,下官愧不敢当。既然几位大人盛情邀约,下官就叨扰了,
    这庆功宴的安排还请各位大人多多协助,下官感激不尽。」
    左三知看气氛冰冷,忙把话题转到吃饭上。那几个人见左三知不介意裴陵的
    态度,都松了口气,裴陵在望北城这段时间,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