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后经谭延闿多方疏通,加之沈的代表一再保证,孙中山才准其所请。2月29日,孙中山发布手谕,任命沈鸿英为“广西建国军总司令”,归谭延闿节制,由谭的湘军总部代发沈军开拔费5万元、子弹10万发,令沈鸿英率部返桂,###陆荣廷。
    实际上,沈鸿英还在与吴佩孚、赵恒惕秘密联系,寻求支持;沈军将领邓右文、陆云高等发出的通电中,也声称因陆占其防地,断其饷源,人心愤激,故回师讨陆,先平桂,后定粤。从3月27日起,沈军主力开始由湘粤边境回桂,与陆部在灌阳、全州、兴安、昭平、平乐、阳朔等地进行激烈的争夺战。4月13日,沈军邓瑞征、邓右文两部将桂林包围起来;6月11日,沈军攻占柳州,接着占领东泉、中渡等处。谭浩明、陆福祥援兵受重创,其中陆福祥部几乎全军覆灭。由于吴佩孚命湘军赵恒惕出兵干涉,阻止沈军的进一步行动,桂林城才得暂告解围。陆荣廷仍旧率原部驻在桂林城内。
    当沈鸿英回师###陆荣廷时,曾致电孙中山,请求孙中山电令黄绍竑进兵南宁,以配合他对陆荣廷的###。后来孙中山按照他的请求,给黄绍竑发了电报,命令黄向南宁进兵,抄袭陆荣廷的后方基地。沈鸿英也希望利用黄绍竑、白崇禧的兵力牵制南宁方面的陆荣廷军,使自己能放手进攻桂林,于是他也直接致电黄绍竑,请求黄部与他一起共讨陆荣廷。陆、沈桂柳火并,互相残杀,给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统一广西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时机。而孙中山和沈鸿英敦促、请求黄绍竑出兵###陆荣廷,更使李、黄、白采取军事行动有了合法的名义。黄绍竑知道,沈鸿英绝非善类,他与陆荣廷一样,随时都准备扼杀“讨贼军”。
    如何应对两方劲敌?黄绍竑、白崇禧不敢疏忽。他们由梧州来到桂平,同李宗仁共商对策。李宗仁当即表示,愿意与黄、白合作,共同行动。他们一致认为,应该利用当前的有利形势,出兵###陆荣廷、沈鸿英,以收拾残局,统一广西。但在先讨陆还是先讨沈的问题上,他们发生了意见分歧。李宗仁主张先讨沈,理由是:“沈氏为人反复无常,久为两粤人民所共弃,对他大张挞伐,定可一快人心。”而“陆氏治桂十年,虽无功可言,也无大过”,“广西一般人士,对陆氏尚无多大恶感”,“如舍罪大恶极的沈鸿英不问,而向陆老帅兴问罪之师,心头难免不安。”黄绍竑、白崇禧则主张先讨陆,理由是:第一,陆当时驻桂林,而南宁防务空虚,易于进攻;第二,陆与湖南相通,湖南又得吴佩孚声援,应于其支援未至时,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第三,攻打沈鸿英,胜之,陆之势力犹在,广西仍难统一,败则更不易打陆矣。而先联沈讨陆,对陆方胜券可操,沈部也易翦灭。故黄、白坚持“联弱攻强,避实击虚”,李、黄、白对此问题几经争论,反复权衡利弊,最后统一了意见,定出了“联沈倒陆、先陆后沈、各个击破”的策略方针。
    当时陆、沈两部在北京政府调解下,已有讲和息兵、合作而共同攻打梧州的动向。李、黄于是决定先发制人。乘对方合作还未进行,由黄绍竑先派代表与沈鸿英联络,诱之以利,表示愿响应###陆荣廷计划,将联合李宗仁出兵南宁,并答应在倒陆之后,将来地盘分配时,桂林、平乐、柳州全归沈所有,保证绝不会趁沈攻陆时扰乱沈的后方,希望沈鸿英放手攻打陆荣廷。沈鸿英一时枭雄,对黄的承诺当然也未必全信,但在考虑全局后,认为陆荣廷势大,李、黄两部毕竟势力单薄,不足为惧,于是全力攻陆,准备在推倒陆荣廷后再对付李、黄。
    书包 网 bookbao8. 想看书来书包网
    “联沈倒陆,先陆后沈”策略(3)
    6月1日,当陆、沈两军正在桂林、柳州间激战的时候,黄绍竑在梧州誓师###陆荣廷。他在讨陆布告中,宣称要统一广西。接着,黄绍竑与白崇禧带领其“讨贼军”西上桂平,同李宗仁的“定桂军”会合。这时,李宗仁也发出了讨陆通电。电文在历数陆荣廷治桂的种种弊端,揭露陆、沈桂柳之战的祸害后,宣称为救国救乡计,不得不联合友军,请陆下野,一方面消弭目前的战祸,一方面借以扫除省政革新的障碍。随后,两军主力集中贵县,“定桂军”打黑边红心方形旗帜,旗中大书黑底“李”字;讨贼军打白边红心方形旗帜,旗中大书黑底“黄”字。两军队伍汇合一处,金戈铁马,声威赫赫。紧接着,部队分途向南宁进兵。左路由李宗仁指挥,率定桂军李石愚部和讨贼军伍廷飏、夏威、蔡振云等部,乘船溯邕江而上,直逼南宁。右路由白崇禧指挥,率定桂军何武、钟祖培等部和讨贼军俞作柏部,自贵县出宾阳、上林一带,然后转向武鸣,向南宁进击。黄绍竑则由桂平返至梧州,坐镇后方。为防止沈鸿英军乘虚袭击梧州,在黄绍竑请求下,李济深派粤军第一师主力进驻梧州、都城一带,帮黄绍竑看守老营。
    陆荣廷的主要兵力被拖在桂柳一带,南宁方面十分空虚,因而李宗仁、白崇禧进军南宁一帆风顺。李宗仁的左路军在击退陆部韩彩凤军后,很快进至南宁,在南宁附近与陆部蒙仁潜、林俊廷的部队展开血战。右路白崇禧的部队,连下柳州、庆远,直逼南宁。两路大军夹击,南宁守将哪能抵抗,林俊廷率部逃往那马、都安,旅长阎威、张国桂率部投降,蒙仁潜退走不及,被俘获枪毙,省长张其锽也从南宁仓皇出逃。由龙州开来的边防军黎明部则闻风先逃。6月25日,李宗仁兵不血刃占领南宁。白崇禧部也未遭遇激烈抵抗,随后会师南宁。
    掷杯明誓(1)
    南宁是广西省会,也是陆荣廷经营多年的战略要地。李、白占领南宁,对他们今后的发展十分有利。但是,“定桂”、“讨贼”两军却因争夺军队的统一指挥名分和权力而发生了矛盾冲突。旧军时期,兵为将有,各方军队都只服本军将领调派,甚至以其主将名字代表其所统的队伍。李、黄两部也沿此积习。当两军在各自防地内时,不论军事、政治、用人、行政都自成系统,互不统属,当然也无所谓矛盾。占领南宁后,两个系统的部队都混集在一起,这个问题就突现出来了。由于原先黄绍竑曾是李的部下,李宗仁玉林军的人与枪都比黄的多;而今黄部自立门户,经一年多发展,收编极众,队伍扩大很快,人枪已在定桂军之上,所以两部将领中都有彼此不服者。当时,在省长公署、民政厅、财政厅等机关及银行、军火库等单位,两军多有摩擦,甚至双方都架起机关枪,摆出要火拼的架势,气氛十分紧张。李宗仁、白崇禧见局面失控,急电留守梧州的黄绍竑赶来南宁。黄到南宁后,气氛有所缓和,但其部下一些将领仍怂恿他以武力解决李宗仁的定桂军,以独占省会南宁。黄绍竑把此事告诉了白崇禧。白听后连称荒谬,他坚决反对分裂,并以太平天国洪秀全、杨秀清内讧而招致失败的历史事实告诫黄绍竑。白崇禧严肃地说:“洪杨之失败,非曾(国藩)左(宗棠)之功也。洪杨内讧,自毁其事业也。若以占领南宁即起内讧,我不欲见失败之日,愿先卸职他去。”黄绍竑是深明大义的,听了白的话后,立即表示“决不这样做,一切以团体为重,恪守前约,推李为首”。而李宗仁因部下闻对方要将定桂军缴械,决意反击,也坚称不可。他说:“我决不相信黄、白两人会贸然出此下策。如果他们觉得有我在,他们不易做事,我可立刻引退,让他们二人完全负责,成功不必在我。为广西以及整个国族的前途着想,纵我不干,我仍希望你们完全服从黄、白二人的指挥,也如服从我一样,以完成统一广西的任务。”三人达成默契。随后,黄绍竑、白崇禧与李宗仁商定,为了减少内部矛盾,避免分裂,将“定桂”、“讨贼”两军重新合并,组织“定桂讨贼联军总司令部”,推李宗仁为联军总指挥。为使部下服从李宗仁的领导,黄绍竑在原谭浩明的公馆内设宴,招待两军营长以上军官。席间,黄绍竑起立发言,公开宣布两军重新合并之事。他说:“我原是李德邻部下,因为出兵梧州,权宜自树一帜,今既会师南宁,正宜乘机回复旧时组织,以期统一指挥,进一步而统一广西。要是彼此不能相下,必至自相火拼,而与旧军阀无异。我们今日幸乘陆、沈相持,占领南宁,获得胜利。陆、沈前车之辙,是不可再蹈的。故我们无论在任何状况之下,亦只得服从李总指挥,方为合情合理。我的部下,如有不服从李总指挥者,即等于不服从我一样,必为团体所共弃。”说完后,他举杯率在场的将领,全体起立,向李宗仁敬酒,大家共干一杯。饮完酒后,黄绍竑仍举杯在手,向各位将领宣誓说:“今后我们将领,誓当一心一德,服从李总指挥领导,如有口是心非,三心两意的,当如此杯!”说完将酒杯猛掷于地,“砰”地一声,碎屑四溅。全场气氛肃穆,众将个个为之动容,纷纷表示:既然“胡须老(按指黄绍竑,他当时留有大胡子)都这样做,还有什么话可说”。李宗仁也起立致词,希望大家以救国救民为宗旨,精诚团结,共同奋斗,统一广西,复兴国族。席间,两军将领尽弃前嫌,握手言欢,尽兴而散。
    接着,黄绍竑又以“广西讨贼军第一军总指挥”名义,与部将俞作柏、伍廷飏、夏威等发出拥戴李宗仁的通电。电文说:“定桂军李总指挥功高望重,本军将士风所钦崇。兹为促进军事统一起见,谨率全军将士,推举李总指挥为广西定桂讨贼联军总指挥。所有联军事务,概由李总指挥主持。”于是,矛盾得到解决,李宗仁、黄绍竑两部又重新合为一军了。这时,李、黄、白部队的编制如下:
    掷杯明誓(2)
    联军总指挥  李宗仁
    副总指挥  黄绍竑
    总参谋长兼前敌总指挥  白崇禧
    定桂军总指挥  李宗仁(兼)
    参谋长  黄旭韧
    第一纵队司令  李石愚
    第二纵队司令  何  武
    第三纵队司令  钟祖培
    第四纵队司令  刘权中
    第五纵队司令  何中权
    第六纵队司令  韦肇隆
    讨贼军总指挥  黄绍竑(兼)
    参谋长  白崇禧(兼)
    第一纵队司令  俞作柏
    第二纵队司令  伍廷飏
    第三纵队司令  夏  威
    第四纵队司令  蔡振云
    第五纵队司令  吕焕炎
    第一游击司令  马夏军
    第二游击司令  何正明
    第三游击司令  黄桂丹
    第四游击司令  陈智辉
    第五游击司令  封辅军
    第六游击司令  卢文驹
    此外,还推定黄旭初为副总参谋长,吕竞存为副官长、黄钟岳为秘书长。事后向广州大元帅府备案,得到了大元帅府的认可。
    李宗仁在南宁正式坐上“定桂讨贼联军”第一把交椅后,决心以新作风统军治政。在部属面前,李以“仁厚、坦白、公正、诚恳”待人,“不念以往之瑕疵,力求事后之改进”,尤其严禁任用私人,“对自己原部之陈旧落伍分子尽力淘汰,毫不徇私”。何武为李宗仁的亲信爱将,骁勇善战。当初李宗仁撤退六万大山时,何武不仅带所部相随,还帮助活动了好几个连的兵力入伙,因功被李任为支队司令,一向为李所倚重。“定桂”、“讨贼”军合并后,身为纵队司令的何武借其与李宗仁的老关系,在军中只听李一人的命令,黄、白都不被放在眼里。在随后进行的柳城、上雷决战中,何武倚老卖老,不服从白崇禧调度。李发现这一问题后,挥泪斩马谡,将何明令撤职,令其解甲归田。李宗仁这一着震动全军,上、下敬畏,从而使这一新结合的团体进一步摒除了派别歧见,“三巨头”也更加同德同心。此外,在省政处理上,因大局未定,李、黄等推举并非军事系统的原广西省参议会议长张一气出任“民选省长”,以实现“军政分治”(张于1925年春因工作难以进行,加上滇军入桂,乃悄然离去)。在对军政各项稍作安排后,李、黄、白刻不容缓,立即就###陆荣廷的第二步战事及统一广西的战略作出安排。
    扫平陆荣廷(1)
    继续###陆荣廷的作战部署是:以李宗仁、白崇禧率领定桂讨贼联军主力夏威、伍廷飏、何武、钟祖培、韦肇隆等部为右路军,向柳州、桂林地区进攻,消灭韩彩凤主力;以俞作柏指挥所部和蔡振云部为中路军,向武鸣进发,肃清那马、都安一带的蒙仁潜、陆福祥残部;以胡宗铎指挥的吕焕炎、刘权中等部为左路军,溯左江而上,直捣龙州,肃清李绍英、谭浩清、谭浩澄部。黄绍竑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