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情况下,薛家的那些管事,还不自己给自己找后路,就弱爆了!
    不过,这一找退路。就出问题了!
    原本薛家是供应着皇宫里的绢花的,但是因为薛蟠的事情,不但这事被拨出了。就连皇商的招牌都没有了!因此现在只能做一些普通的生意,但是薛家就是做普通的生意,因为有前面积累下来的底子在。往来的人家,也都是富裕之家。
    虽然这些人家也知道薛家的那个儿子是个混账,靠着老子留下的名声,白领着户部的支出,却又不是干实事的。
    只是比较是老交情了,而且薛家的东西还不坏因此还是用这薛家的东西。只是原来还好,他们家家业根基厚,户部的人虽知道,可得了人家的好处,睁只眼闭只眼也就是了。
    可巧如今皇上大加革新,彻查六部的贪污惫怠之辈,薛家便是头一名!薛家也算的运气差的了,按照官场的潜规则,在职问罪,也就是说你不在位了就不会问你罪了!
    要是王子腾还在,户部的大家肯定不会这样的,但是问题是王子腾已经死翘翘了,因此户部的官员就将薛家给拉出来,当皇上发泄的沙包了!
    不过这事,大家都可以作证,绝对和林海没有半点关系。这主意不是他出的,事情也不是他办的,只能感叹一句,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呀!
    只是这还没玩呢,薛蟠早就因为打死人的事情,被流放了,因此户部的人倒是扑了个空。虽然户部的人找不到薛蟠,但是他们还是能有动作的,清点了一下薛家名下的铺子,立马就将薛家的铺子给封了!
    要知道薛家是商家,不是贾家这样的功勋之家,有大量的庄子土地,每年收钱。薛家的钱财来源,都是铺子,这铺子被户部的人给封了,对于薛家来说就是一个晴天霹雳呀!
    好在,薛蟠已经不是族长了,上次薛蟠打死人的时候,金陵薛家的人就来剥夺了薛蟠的族长之位了,不然整个薛家的铺子都要被封,现在只不过是封了薛蟠一家的而已。
    要说这事情呀,总是要搞清楚了来龙去脉后,才能下手呀!偏薛家极急的,拿了重金将那边衙门上下打点了个透。
    新户部官员是个不按牌理的,又想着新官上任三把火,那打点的银子来者不拒,足耗了薛家几个月,将薛家的家底也亏了大半了,方才审理那案子。
    在这些时间里,户部的旧账亏空也差不多查了出来,于是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将着薛家的贿赂朝廷命官和渎职亏空给上禀了。
    两罪相加,咸光帝大怒,即可便下旨问罪,薛蟠已经流放就算了,但是却下旨将薛家给抄了。
    要说咸光帝是下圣旨要将薛家抄家,但是实际上操作起来,有些坑爹。
    为什么了?
    因为薛家现在还住在,贾家的梨香院里的呀!!!
    这官员上去,到底是抄薛家,还是去抄贾家呀,真尼玛的坑爹呀!
    查抄的官员为难了!
    因此又只能厚着脸皮去请教咸光帝。
    咸光帝在心里翻了一个白眼,没想到还真有这样的奇葩人家,他现在是见识了!虽然无限的鄙视加吐槽,但是咸光帝还是说了,只查抄薛家,贾家现在他还要等一会儿再算总账。反正贾家的帐也多的是,不差这么一会儿的时间。
    于是这抄官听了咸光帝话后,老老实实的拿着圣旨上贾家了,还特意的当着贾母和贾政的面说了的,他们查抄的是薛家,不是贾家,让他们安心。
    贾家上面大观园的新闻还没有消失了,这会儿又出来了一个大新闻,果然不愧是京城新闻的最大制造地。要是哪一年,没有贾家的八卦,那么那一年都没有什么好八卦的事情了!由此可见,贾家在京城的地位有多么的‘特殊’呀!
    贾家成功的,用‘在自己府上住着的亲家被抄家’的新闻替换下来了‘为娘娘修建的省亲别院是贼窝’的新闻,也算是有心种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呀!毖色一下。
    不过挖苦了一下贾家后,在随后清点薛家家什财产,那抄官甚觉奇怪。
    只因抄出的薛家家财甚少,虽说这一二月间孝敬了衙门不少,但薛家百万之资,赫赫有名,便是败得再厉害,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总还有些贵重物件在的。怎么就一点也无了,倒像是倾家荡产了一般。审了薛家仅剩的薛姨妈一顿,便说薛蟠混账,将家财都败光了。
    那抄官无可奈何,正自踌躇间,偏有个薛家的一个下人出来告发说,薛家家财都被得了消息的薛老太太给悄悄送到王夫人那里去了。
    那抄官大喜,抄家本是个肥差,他废了力气精神,没抄到什么好东西,自己腰包不肥不说,也不好交差。如今可好,正是天上掉下了馅饼,又多了个立功的机会。
    皇上似乎早看贾家不顺眼了,只是这阵事多,暂时压着罢了。这事出来,简直就是瞌睡时送来了枕头了!那抄官紧着就把那告密的人给放了,然后火急火燎便进宫去了。
    到了宫中,将事情禀报了之后,就等着皇上发作了。
    果然皇上不自在了,一个个当官的都是人精,揣摩圣意的高手,自是看出了对贾家的不满已到了程度了。便又有几人趁机往井里投了几块石头,雪上添了几层霜:贾家领着爵位的几个人仗势欺人、结交外官、贪污渎职、流连勾栏,辜负圣恩,有忝祖德……
    其中当属,贾雨村童鞋最卖力。他做官的唯二污点,就在贾家,自然是希望贾家被抄家,全家完蛋了!这样子,他的污点才不会被人知道。
    皇上听了越发大怒,只是因为心里早就有了计划,因此将这事压了下去,只是让他们将薛姨妈关进牢里就行。在派人盯紧贾家,其余的动作就没有了!
    咸光帝的这番动作,让大家对这贾家的态度,又扑朔迷离起来!不知道皇上到底是看重贾家了,还是隐忍不发了!那自己到底要不要对着贾家落井下石了!
    这是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
    一时之间,贾雨村也惴惴不安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
    正文 第417章 早作打算
    要说贾雨村这人也是狠人一个,当年他虽然没有甄家恩将仇报,但是那也不过是因为甄家下台的快,没有给他发挥的余地罢了!
    虽然万分的鄙视贾雨村,但是你不得不承认,贾雨村还是有些本事的,他能在复起后官职做到大司马,就是有贾家王家的帮忙,没点本事也是不可能的。
    只是有这样小人心经的人却不得不防,想了想,林海派人去了一趟林菖府上,请林菖过府一叙。
    这些年虽然苏州的林家也已经起来了,并且还站稳的脚跟,但是在京城大家还是不约而同的以林海林深为首。除了因为两人的辈分最高外,还因为这两人在朝廷上混得不错,而且姻亲也一个比一个好。
    趋利避害是每一个生物都有行为,对于苏州林家这样的举动,林海林深早就是已经心知肚明了,但是却没有说什么,毕竟这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事情不是,每年林海这支的祖坟还要苏州林家的子弟帮忙看着了!
    等着林菖来的时候,林海已经将必要的工作都做完了,让林菖坐下后,才开口问道:“今日早朝的事情你可有什么想法。”哪怕就是林菖再怎么想摆脱贾家了,但是因为有林黛玉的存在,也不能不勇敢的面对这事。
    林菖摇摇头,叹了一口气“自作孽不可活呀!”对于贾家,虽然之前贾代善在世和临时之后,都给了他很大的帮助,但是他到底是姓林,不姓贾。再说了,因为贾敏生不出儿子,还有贾母步步紧逼的事情,林菖对于贾家的那点感情。都已经快消磨殆尽了!
    到了这个时候,林菖也只能想着,等着贾家真的出事了,自己给他们找一条后路,也算仁至义尽了!
    林海颔首“贾家自然是自作孽不可活,但是其他的了,你没有看见吗?”
    林菖一愣,话说他当时就想着贾家的事情了,还真没有注意其他东西,因此有些疑惑的问道:“海叔公。难道这里面还有什么不妥吗?”
    “贾家要是真被皇上惩办了,也说得上一句罪有应得,但是你仔细的回想一下。今天有哪些官员说话了,那些官员说的话又是如何的。”林海指点道。
    林菖皱着眉头想了想,最后还是摇摇头“没什么问题呀,不过都是一群见风使舵,落井下石的人罢了!”虽然这样的人让人鄙视。但是也不能不说,这些人在朝廷上却是占的绝大多数的,只要没有扯到自己的头上,自然是到处起哄了!
    林海叹了一口气,无奈说道:“其他人自然是没有什么问题的,这年头哪个大臣不说见风使舵呀!只是你难道没有注意到。大司马贾雨村这人吗?”
    说道朝廷大臣,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他的官职,第二反应才是他的家世和背后的势力。在这一点上,林菖也不例外。
    其实这大司马的位置,听起来牛逼的很,但是在凤朝却是一个非常尴尬的职位。
    为什么?
    因为这大司马是管军队的,让一个科举出身的人去管军队。这,这还不尴尬。
    早在唐虞商周时代。武事便以大司马掌之,就是在平常也仍置大司马以备不虞,负责日常的军事行政事务。如黄帝时大司马容光,西周大司马姜子牙(吕尚、姜尚),齐国大司马田穰苴(司马穰苴)。
    可能看见,能以文臣坐上大司马位置的人,皆是牛逼无比的人。但是贾雨村却不是牛a和牛c之间的那个人。话说,当时贾雨村被咸光帝任命的时候,朝廷上上下下可是嘘声一片,一般来说大司马这个职位都由大将军或者上大将军升迁而来,他贾雨村在军事上一点本事都没有,凭什么能当上大司马呀!
    而且更加重要的是,大司马的很多事情,都是很兵部尚书重叠了!在明清时期甚至就是兵部尚书的别称,统管全**事行政长官,明代正二品,清代从一品。相当于现在的军委主席或者国防部长。
    在这样的情况下,军队的那群混人怎么可能服贾雨村的气,尤其是兵部尚书更是在心里窝了一肚子的火。
    因此贾雨村虽然任着大司马这个牛逼无比的官职,事实上地位非常的尴尬。文官认为他叛变了,而武官了,又不服他这个科举出身的大司马。落得现在,贾雨村也只能在朝廷上冒充一下御史的职位,看着皇上的脸上行事,参人了!
    不过话说回来,或许这也是咸光帝要的效果。只有大臣们不抱成一团,做皇上的还能安心不是。
    “他能有什么问题,他那个大司马也做的窝囊。”林菖有些不屑的说道。
    这倒是一句实话,贾雨村那官职的确很窝囊。
    而且林菖也的确有自傲的本钱,家世不说,那是传承几百年的书香世家,就这一点,很多人拍马屁都赶不上。就光说,官运和亲戚,虽然贾家这给亲戚有些不给力,但是其他的亲戚,也能甩贾雨村几条街。
    更不要说,官运了!林菖虽然在最开始的吃了几年的苦,可是当时因为贾代善留下来的人脉在,也没有多大的事情。虽然现在林菖看起来官职没有贾雨村高,但是他那个工部侍郎的官职是实打实的,而不像贾雨村那样是虚的。
    “这贾雨村事实上是跟荣国府联了宗的,当初贾雨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