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ysql_query() [function.mysql-query]: Access denied for user 'ODBC'@'localhost' (using password: NO) in D:\wwwroot\i77i.com_iGvhaF\modules\article\class\package.php on line 447

Warning: mysql_query() [function.mysql-query]: A link to the server could not be established in D:\wwwroot\i77i.com_iGvhaF\modules\article\class\package.php on line 447
分节阅读_12_重生之当个小农民_都市小说_77起点小说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网络小说阅读网

分节阅读_12

 热门推荐:
    月我就要去夏江念一中了,关于补习班的事情,我想跟爸爸妈妈商量一下。”
    “这个问题爸爸也想过,从夏江到咱们村里得要3个小时的时间,而且高中学业很重,补习班到暑假为止,就结束吧。”这两年多赚的钱,又在银行里存利息,养几个孩子到大学毕业,已经是足够了。
    “我要跟爸爸商量的不是这个。”李津浩开口,“我想说,咱们老房子的教室已经不够大了,要不利用存着的钱,我们新造一处补习班学校吧。”
    “新造补习班学校?把你的计划跟爸爸说说?”
    “爸爸,其实我很早就在想这个这问题了。咱们这个乡也许没有其他乡那么大,但是咱们乡里就这么一个中学,我算过,每年升初一的有200来个学生,也就是说,整个乡的小学生加起来,每一届都有200个,从一年级到六年级,那得有1200来个。
    可是我们补习班只有60个学生的规模,报名想来的学生远远不止60个,但教室面积有限。
    如果我们能造一处能容纳500个学生的补习基地的话,那一年能赚的钱就是现在的8倍。当然,500个学生并不是这么好教的,需要严谨的教学环境,需要聘请老师,而农村里不缺少小学老师,这些小学老师没有城市老师那么高的学历,他们双休日或者假期在家里也是没事情做,如果我们能够聘请他们来教学生,给出足够高的工资,把这些资源利用起来的话,是一笔很大的财富。”
    “可是……可是这些东西操作起来,爸爸不懂啊。”
    “我已经规划好了,找爸妈商量,是因为投资造一个补习学校,得把我们这两年的收入全赔进去,也许还不够,得向银行贷款。”
    “浩浩。”老李抓住儿子的手,“爸爸知道,你跟一般的孩子不一样,你有自己的理想,有自己的主意,家里的这些钱原本都是你赚来的,所以不管你想做什么,爸爸都会支持你。这几年,家里再苦的日子都熬过来了,大不了我们从喝白粥,从头开始。”
    “爸爸。”李津浩看着自己的老父亲,眼红了。
    但不同的是,不像以前,是心酸的眼红,现在是感动,感谢老天,让他重来一次。
    第37章 苦命的村长
    从90年代初,房地产开始崛起,很多农民开始放弃土地,去城市里打工,也因此,外来民工越来越多。
    老李曾经也是其中的一员。
    也因此,农地越来越不值钱。
    李津浩打算造补习家教学校,所以选择了购买不贵的农地作为地皮。
    李津浩家门前,原先是条泥泞的石子路,一眼望去的地,只有他们一户人家。而现在,从李津浩四岁到14岁,已经过了十年,旁边的地都变成了小别墅,一户户都有花园。
    李家自然也不落后,屋子前后的小树苗、花园,屋子外围的城墙、墙灯,屋子里简约的现代装修。
    十年前,李家连孩子们几百块的学费都交不起。现在,是整个乡里家喻户晓的人物。
    十年的变化,不仅仅是李家,村前的马路宽了,石子路变成了水泥路……
    而这些意味着国家在发展,但是国家的发展跟李家没有关系。李家的变化,让李津浩最大的意识到,就是人们对文化的渴望越来越深。父母对孩子希望,越来越大。
    这是最大的财富。
    所以,李津浩把补习班的地皮,选择在了最便宜的农地上,用最便宜的地方,来创造最富裕的价值。
    “浩浩你看,爸爸做了一张图纸,这是我们家的地,以前用来养家禽,后来禽流感之后,这地就一直用来种菜、种番薯了。如果我们把补习班大楼造在这里,既可以省下这亩地的钱,又可以利用旁边荒废的地,这边的地面积大,而且基本上都空着,如果让他们卖给我们的话,价格可以适当的压下来。”老李也是行动派的人,当天晚上,就把图纸画出来了。
    更重要的是,从这地到他们家走路也就五分钟的时间,在他们家门口,还能看到那地。
    “爸爸,这些地加起来,大概有几亩?”
    “我算算看……20亩不到吧。”
    “那爸爸以为,多少钱一亩可以买下?”
    “这些地大家都是拿来种菜、土豆之类的,而且我们家这边的地拿来造房子也才万把块一亩,那边三千到五千可以搞定吧。”在农村,农地就是最不值钱的了。
    更何况像他们这里发展不起来的农村。
    “爸爸我想把这里的地全买下来,你去跟他们谈价格。”
    “全买?造补习班要那么大吗?”老李吃了一惊。他以为补习班也就用两三亩或者四五亩,却没想到儿子要全买。
    “不光是补习班,如果按照300个学生来算,每个班级20个学生,就需要15个班级了,再聘请老师的话,还需要教师办公室。爸爸,你看,用四角形来画图,我打算一边造补习大楼,一边造培训大楼加办公室,另外一边就是食堂等,最后一边是门卫。爸爸,我说的这些可能你不懂,但是在未来的发展上,培训是很重要的,比如各种学生们的兴趣培训。”
    “在我们学校就有,比如美术培训,钢琴培训,跳舞培训……等等,浩浩这是迎合国家的发展,我的弟弟怎么这么聪明。”三姐李小小怀疑了,她这个弟弟是不是外星来的。“等我毕业后,可以直接来任职。”幼师毕业,当小学生补习班的班主任,专业对口。
    “爸爸,我觉得浩浩的计划很棒。”大姐李玲玲眼里也充满了希望,“正巧我念的是小学教育,也迎合我的专业。”
    “计划的确很棒,浩浩是怎么想出来的?”大哥李津龙好奇。
    “之前看课外书,看到很多民办的学校,于是就想到这些了。”李津浩回答。
    “可是这不是一笔小数目啊,算20亩地的话,每亩地3000,也需要六万啊。”李津龙算了下,“到时候建造房子钱更加多。”
    “买地的钱先不给,给他们打个字条,给他们算利息。爸爸,我们家现在还有多少存款?”
    “还有30万整的,去年装修花了不少钱,给韩家还了五万。”老李回答。
    “那你明天去银行问问,能贷款多少,让村长给担保。”
    “又让村长担保?”上一次担保,是在十年前,他们家要造房子的时候。
    “你告诉村长,就说我们家想造一栋补习大楼,到时候大楼造成,每年捐款两万给村里,造福村委的补贴,他保准会担保,如果他还犹豫,你就再说,我大哥跟云菲姐都在拍拖了,也许没过几年就结婚了。到时候韩家也许还能推荐他去当乡里的书记,他都当了十年的村长了,也该升职了。”
    李津浩一番话,说的李家人哈哈大笑。
    “浩浩,你太狡猾了。”
    “浩浩,姐姐挺你。”
    李津龙摸摸自家弟弟的头:“你这算什么?不折手段的诱惑?”不过,他跟韩云菲真的在拍拖了,而且很甜蜜。
    李津浩排开李津龙的手:“这叫资源利用。”
    【ps:2002年,李玲玲:23岁;李小玲:22岁;李小小:20岁;李津龙:17岁;李津浩:14岁;
    韩东磊:20岁;韩云菲:17岁。
    初岚枫:24岁。】
    第38章 20岁的韩东磊
    村长很倒霉,又被拉去当担保人,但是村长没有拒绝,因为老李的条件很吸引人,而且,县里开展了文明村评选,如果他们的村子能被评为文明村,那么将来政府对村子的各项发展政策都会优先处理。
    而老李家要造补习班大楼,对这次的文明村评选,是一项好的措施,所以,这是相互利益。
    经过村长的担保,他们向农村信用社贷款了50万。
    银行的贷款老李家批不下来,所以只能向农村信用社贷款,但金额就不高了。
    不过,只是造补习班大楼的话,80万也够了。
    “爸爸,这是我请设计师画的图纸,造房子的时候按照设计图来。”设计师是李津浩从网上直接找的,说了自己的要求,对方画了图纸过来,网上直接转账,非常的方便。“但是补习班大楼的工程不小,跟自己造房子完全不同,爸爸知道现在造房子的工钱是多少一天吗?”
    “50一天,我去找人。”村里的一些男人每天没事情干,如果有这种工作,他们很愿意干的。
    “恩。”
    地皮的事情解决了,贷款的事情也解决了。
    接下来就是开工的事情了。
    开工前,李大妈去庙里拜了菩萨,求这件事能顺顺利利。
    余家村老李家造补习班大楼的事情,再一次轰动了整个乡。农民书读的少,没有民校的概念,也没有培训学校的概念,在他们的想法里,老李家那是要造学校啊。
    乡政府知道之后,政府领导莅临建筑地,当天在老李家吃晚饭的时候,政府领导表扬了老李。
    老李老实的脸上,别提那表情是多么高兴。
    只是,造大楼的过程李津浩看不到了。
    因为9月来临了,他和李津浩踏上了去夏江市的客车。
    “浩浩,爸爸妈妈不在身边,你要自己照顾自己。”李大妈舍不得儿子,从小儿子都没离开过她,除了小学时的奥数夏令营和中学时青少年杯数学赛。
    “妈,浩浩跟我一个学校呢。”李津龙拎起弟弟的行李箱,“好了妈,我们要上车了,再见。”
    17岁的李津龙,已然成熟,念夏江一中高三,又因为经常运动,体格锻炼的非常高大。178公分的身材,李津浩这个小屁孩在他面前,就像个小朋友。
    李津浩瘪瘪嘴,他今年14岁,163公分,也不算矮啊。
    “爸爸妈妈再见。”李津浩穿着灰色的短袖t恤,黑色的棉质休闲裤,加上运动鞋,双肩包单肩背在右肩上,一身都是耐克,看上去丰神俊秀。
    夏江市客车站。
    韩东磊就是看着这样的李津浩,一时失神了。
    浩浩年纪虽小,却生得眉清目秀,齿白唇红。
    而且李家早些年虽然穷,但浩浩却养的好,后来这孩子懂得自己赚钱,更是养的娇贵了。韩东磊忘记有几年没见他了,是从高中自己出国留学之后,四年还是五年了……
    “哥,他怎么来了?”李津浩皱起好看的眉,有些不悦。
    重生到这辈子,已经过了14年了,对韩东磊没有爱,也无所谓恨了。可是看到这个人,李津浩还是抵触。
    “东磊哥回国了啊。”李津龙解释,“今天去一中报道,我和云菲都去,东磊哥送我们啊。”
    “津龙,浩浩。”韩云菲在不远处的车内,摇下车窗喊。
    “你没告诉我啊?”
    “忘记了。”李津龙笑的无辜。
    “上车吧,这里热。”20岁的韩东磊,已经足够成熟,不像小时候那样会缠着李津浩追,他回神,面带微笑的走到李津浩旁边,“浩浩认得出我吗?”声音很磁性,却不低沉。英俊的脸上带着温柔的笑,这个男人,再过几年会更加迷人。
    李津浩知道。
    “不认识。”李津浩拽拽的丢下三个字,上了后座按着韩云菲坐。
    “东磊哥,浩浩他……”
    “浩浩还是一样可爱啊。”韩东磊倒是不在意。
    只是,他眼神中的宠溺,李津龙看不懂,只是说:“东磊哥从小就疼浩浩。”
    韩东磊对李津浩的喜欢,是命中注定的。
    上辈子,他也曾那么喜欢过李津浩。
    第39章 青涩待成长
    夏江市是国内闻名的文明城市,经济的发展非常快,而且市民的生活水平随着城市的发展,非常的繁荣。就目前而言,消费水平更是高。
    夏江市的高校有两个校区非常的有名。东校区和西校区,分别在夏江市的东西两块,遥遥相隔。
    两个校区都是高中和大学的集中地。
    一中在西校区,夏大作为一中的保送大学,自然也是在西校区。
    李津龙和韩云菲同年同校,但不同班。韩云菲选的是文科班,李津龙选的是理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