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苦。卑职恳求将军,希望将军以人父之心体谅裴大人心里的难处,
从宽发落。」
「将军仁慈,京城中谁人不知将军家中父慈子孝?请将军网开一面,留下裴
陵这条性命吧。」刘时英听了左三知那番半真半假的话,暗自挑起大拇指,佩服
左三知击中李振中的弱点。李振中虽然是武将,但对忠孝二字讲究得很,平生对
这样的人也宽厚待之。如果他听进左三知的这番话,想必对裴陵会从宽处置的。
「三知,你……唉。事情虽有回旋余地,但钦差正在城中,但钦差正在城中,
况且裴陵无故出城一事已是众人皆知了。」李振中听了左三知的一番见解,心下
松动。
「裴陵的事情算是军务,钦差大人无权干涉。况且末将听说过些日子朝廷的
封赏也会下来,那时候大人进京述职面圣,裴陵的事情想必也不会有人为难,驳
将军您的面子。」刘时英单膝跪下,给李振中施礼道:「将军,请务必救救裴陵。
时英粉身碎骨也会报答将军恩德。」
「将军。」左三知也跟着刘时英跪下。
「你们……唉,也罢。」李振中捋着胡子叹道:「看在你们两个人的面上,
我就卖卖这张老脸,给裴陵求情。时英啊,你文章写得好,你替我来拟个奏折,
把三知和你刚才说的那些话都写上。皇上虽然对裴家不甚满意,但裴陵从前战功
累累,朝廷那些人也不会当着我的面太过落井下石的。」
刘时英和左三知一听这话便立刻叩谢了李振中。两人低头相视笑笑,发现彼
此的笑容中都有些说不出的东西。
见左三知命人按李振中的要求把裴陵先押入望北城的大牢,刘时英猜不透左
三知到底对裴陵是何种想法;从左三知的面部表情,很难看出他的情绪波动,即
便偶尔闪过忧郁和担忧,下一刻也会转成淡然的笑。
可左三知的笑容似乎未必是笑容,而苦恼似乎又未必是苦恼。虽然眉梢眼角
的每个变化都很真实,但又让人捉摸不定,不能揣测到他心底的真意。
不过,既然左三知今天能那样教训裴陵,说明他还是重视裴陵的,又肯为裴
陵求情,那么他也不会特别憎恨裴陵……刘时英叹了口气,心知裴陵是碰到南墙
了。
「左大人,裴陵进了大牢,你看我们是不是……」刘时英怕那些官吏趁机做
恶欺辱裴陵。掏出怀中不多的银两,想跟左三知商量一下,是否要贿赂那些狱卒。
「刘大人,不需要这样。」左三知推回了那些银两,「我刚才已经命人警告
过那守牢的小官,让他好好照顾裴陵。裴家虽失势,但朝廷上的宠辱比天气还难
测,说不定什么时候裴家又重振了声威。何况,他还是您这位春风得意的刘大人
的好友,自然没人敢怠慢他来得罪您。」
「小鬼难缠。我们还是……」刘时英深知牢中的弊病,依旧不放心。
「你放心。我刚才出去正好碰到张大人。他有权调动牢中的官吏,谁要是敢
动裴陵一根汗毛,他就会把那人发到我那里从军。我手下都是群刀口上舔血的汉
子,他们不满意谁,就会让谁在乱军之中消失。」
左三知冷笑,他虽然职位不高,但很会管束手下,也知道笼络那些粗莽之人
的心。只要给个暗示,那帮人个个会为他出头,就算博命也在所不辞。
刘时英见左三知说了这么重的话,也不好再坚持。等到了第二天中午,便去
牢里看裴陵。见裴陵负气躺在牢房一角,而狱卒坐在牢门外大气都不敢喘一个,
刘时英便明白左三知所言非虚。
问过狱卒如何照顾裴陵,回答也让他很满意。不仅如此,那狱卒还很委婉地
说裴陵的两个家将裴勇、裴义也来「关照」过他们。刘时英听到这里,便完全放
心。
进了牢房跟裴陵说了几句话,见裴陵听到左三知的名字还跳脚,就把话题引
开,将自己草拟的奏折内容说给裴陵听,问裴陵这样可否。
经过一夜的奔走发泄,又经过一夜的从未有过的牢房生涯,裴陵终于也冷静
了很多,他感谢刘时英为自己费心,也没有客套虚言,只请刘时英在自己真有万
一的时候,照顾自己的妹妹和父母。
刘时英听到裴陵这丧了斗志的话,心里也凄然,觉得世事太过无常,真像是
苍天翻脸无情,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让众人各自体味各自的苦。
出了监狱去见左三知,把裴陵的情形讲了讲,左三知沉默许久,只说了句:
「我再去求李振中,让他务必保下裴陵。」
● 第二章
没出一个月,朝廷的大批奖赏下来了。将军李振中被封赏了大额钱物,其它
职位低些的有功将官们都各有所获。率众人接旨后,李振中便开始准备回京述职。
十日前,胡人正式纳降,撤离边关千里,并按照和议条款按岁给朝廷纳贡。
边关因此,边关算是大局已定,统领西路军的都指挥史孙将军暂时辖制接管边关
的兵马,李振中则做好回京呈上帅印的准备。
喝了送行酒后,李振中打算次日便出发归京,顺便押送裴陵。裴陵的事情被
钦差呈上后,朝廷上的反应不一,但看皇上没有要裴陵的命的意思,所以还算是
好兆头。李振中得到消息后把情况告知刘时英和左三知二人,让他们也放心。
刘时英赶紧去牢里把情况转告裴陵,而左三知则是跟在李振中身边,替李振
中打点回京的事宜。
「三知啊,老夫回京后,这些都留给你,你继续学学。」李振中把自己来边
关后搜集的防御图和从京师带来的兵法书都留给了左三知,他指着西边的疆土道
:「北方暂时安宁了。我们打得那些胡人毫无还手之力。但谁知道那些人缓过力,
是否还能臣服。」
「将军。此去京城,您无需挂念这边。您打下来的地方,卑职会好好守护。
力求保证百姓的安全和我王疆土。」
左三知感念李振中的提拔,接过边关地图,用笔在上面画道:「这是我们目
前西北、东北的防御线,这是疆土边界。只要我左三知在边关一天,我就会让这
疆域只多不少。绝不会给李将军丢脸。」
听了左三知的保证,李振中非常欣慰。他带着左三知征战了这些日子,别的
优点暂且不说,但从信义上讲,左三知答应别人的事情从来没有食言的。
他知道自己没看错人,但也惋惜不能再亲手提携左三知。再次拍拍左三知的
肩膀,李振中长叹一声,觉得自己的戎马生涯似乎就只能留给左三知、刘时英这
样的年青人。
「将军。我再去看看他们给您准备的马吧。路途遥远,挑快马未必合适。走
得稳当才是最重要的。」左三知见李振中眼底流露出伤感,便想退下去。
「罢了,你不用管我了。明日,我押着关裴陵的囚车一起返京。刘时英已经
去看裴陵了,你也去吧。」
李振中虽然老,却不是老糊涂,他大半心思放在战事上,但关于朝廷、属下
这些人际闲事也有所考虑。
前些日子左三知替裴陵说的那番话虽在理,但他事后细想想,又琢磨出些事
情来,觉得左三知跟裴陵之间不是旁人所传的那样矛盾重重,反而是有些说不出
的微妙在里面。
「既然大帅吩咐,卑职就去看看。」左三知听到李振中这么说,倒是一怔。
他笑笑,顺着李振中的话回答,没提自己的意愿。离开李振中的府邸,便骑马去
望北城的牢房。此时已经入夜。
胡人纳降后,望北城为了避免发生状况,便在城中执行了宵禁。因此,入夜
后第一次打钟,城中所有的人就必须准备回家。而第二次钟响,走在街上的人则
必须有特殊的腰牌,不然要被带到衙门中审讯。
拉住马缰绳慢慢走,离牢房越近,左三知的马越慢。
直至听见第一次钟声响起,看到拖家带口的行人匆匆而过,他的眼中才闪过
一抹淡淡的忧郁,眉头微皱,嘴唇也抿了起来。
那些行人见到面前是他这个穿着高级衣服的官爷,便都深深施礼,绕道走开,
给他空出前面的路面。他回头,见那些人的背影匆匆,而夜色则如影随形般,染
上了他的衣襟。
眼见长街上行人渐稀,左三知却还是坐在马上,一动不动。他像是雕塑般骑
马站在街心,听着敲梆人的脚步声由远及进又慢慢消失。他望着街口,从面前的
街口一直望到更远处的街口,一直望到这条长街的那端——城门。
每天,都有很多人从这里走过,明日,走出的人却可能再也不会回来。
提拔自己的李振中,曾经教他习武、骑马又把他压在身下的裴陵,把他当成
自己人一样照顾的裴勇、裴义。
自古征战,马革裹尸者多,衣锦还乡者少,能平平安安地回去,或许才是最
好的结局吧……
如果裴陵那夜不把自己当成低下的奴隶,如果裴陵那夜能坦白一些,是不是
自己就可以压制心中的渴望,不对裴陵做出那样的事情?
裴陵也不会因此冲动出城,导致今日这个获罪的结果?左三知长长吸了一口
气,又吐出。他拉紧缰绳调转马头要进监牢的大门,却看到刘时英站在不远处望
着自己,似乎已经在那里站了一段时间。
「来看他?」刘时英催马往左三知这边来,和左三知擦肩而过时拽住了缰绳,
扭头看着左三知。
「看完了?」左三知反问,见刘时英嘴角露出一丝笑,便也笑了。
「我看的时候,他还好。就是人更消沉了。前几日,二皇子派人传信给我,
说裴陵不会掉脑袋,顶多削职为民。你觉得他会怎么办?」刘时英想到刚才将消
息告知裴陵时裴陵的表情。
左三知去求李振中,他也派人送了信给二皇子,述说裴陵心中没有投靠大皇
子的意愿,只是被迫为之,请二皇子念在裴陵是个人材的份上每言几句。后来京
城传来消息,说二皇子在这事上没有刁难裴陵,刘时英的心才安定几分。
「不知道。这种事情只有他自己才知道吧。知错而后改,知耻而后勇……那
些对他而言,应该不成问题。」左三知说罢朝刘时英拱手,自己策马进了监牢大
门。
刘时英看着左三知的背影,不知道裴陵看到左三知在此时出现会如何。他转
头,望着空无一人的长街,揣测左三知方才的心境。可想了半晌,他只是摇摇头,
长叹一声便驱马离开。
***监牢里,狱卒见到左三知,便过来行礼。左三知从怀中掏出一些碎银
递给那狱卒,命他没有吩咐不能进来。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