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救不了母亲的性命,连尸首也没法抢回来。
    赵普得知还有一位皇子活在世间,竟将十三皇子的母亲的尸首悬挂于城门,只等他前来投降。
    是顾老侯爷在全城百姓众目睽睽之下,将尸首放了下来,也不顾城门上暴跳如雷的邓奎,将尸首埋在归月山上,没有立墓。
    当时人群中,掩藏着被紧紧拉住的十三皇子。
    此后数年,大周朝的十三皇子化名为青居,跟着半仙老人开始学道学医。
    十年之后,半仙老人仙游,青居开创居士林。
    五年之后,青居真人深入天下百姓心中。
    又数年,青居等到了想要等的人。
    ……听端冕说完师父的身世,随喜久久无语,不知该说些什么才好。
    对师父突然成为乱党的原因设想过千万个,却没想到,他会是前朝的皇子,她听说过,前朝的皇子全都被灭口了,一个不留,原来还有师父……
    端冕一口气说完,原本平淡如水的眼眸此时也被染上了仇恨,双拳紧握着,深呼几口气才平静下来,“这些年,师父看起来虽然淡然无欲无求,其实心里不是没有恨的……”
    “大师兄和二师兄三师兄很久以前就跟在师父身边了吗?”随喜轻声问道。
    “我父亲原是前朝太傅……”端冕淡淡笑道,似乎想要用这个笑容来掩饰自己的灭国悲伤,“悟悔和悟明是兄弟,他们的父亲是前朝的将领,我们差点就要被当官奴,是师父救了我们。”
    仅有十二岁的青居,用计救了他们,从此他们四人隐姓埋名,花了很多年才将前朝的将领重新找了回来。
    养精蓄锐,韬光养晦这么多年,为的就是今日的报仇雪恨。
    随喜无法体会大师兄他们的亡国之恨,但能体会他们痛失亲人的伤心,更加能明白师父心里的怨恨。
    她曾经也失去过亲人,那种感觉痛彻心扉,恨意滔天。
    “师父现在起义,为何没有打出复国的名号?”从青居的身世震惊中冷静下来之后,随喜开始思考更多的问题。
    端冕嘴角微勾,他就知道,小师妹不是一般姑娘能比拟的,谁听了这种事情还能如此冷静的?“因为师父不想称王,所以暂时还不能暴露身份,这次,只是让赵普紧张一下而已。”
    让赵普觉得有威胁了,才会有下一步的动作。
    她不懂行兵打仗,更不懂他们的权谋,她所能做的,就是默默地听着他们的安排,不要让自己成为他们的绊脚石。
    “大师兄,这次去南疆镇压的……是顾衡。”如果不是顾衡多好,那她就不必如此战战兢兢,担心他和师父两个人其中一个会有什么事。
    端冕的眸色淡了下来,“我知道,师父也知道,你放心,师父不会伤害他。”
    “可是,如果顾衡无法镇压……老侯爷就会有危险,顾家也会有危险。”随喜苦涩地道,她不能忘记顾衡的生死状。
    “你现在什么都不要担心,我们有分寸的。”端冕不知如何安慰随喜,顾老侯爷是师父的恩人,就算这时两军对峙,师父也不会伤害顾衡。
    何况,师父这次的起义,本来就是冲着顾家和李家而来,又怎么会和他们真的为敌?
    连大师兄都这么说了,她还能说什么?
    “大师兄,我能去南疆吗?”随喜轻声问道,大师兄和二师兄带她离开京城,应该不是想要将她带去找师父的吧。
    “那里太危险了,你还是和你母亲在一起比较好。”端冕柔声道。
    “我娘和颀哥儿呢?”随喜急忙问道。
    “在一个安全的地方,赶路大概还要十天。”端冕回答她,并说出她此时心里的疑虑,“在罗夫人要去乌黎城的时候,师父就去带走他们了,你别担心,我们没有强迫罗夫人,是罗夫人自愿跟师父走的。”
    “留在乌黎城,会连累罗家。”端冕最后一句说得很轻声。
    随喜的心被重重地撞击一下,她要和所有人断绝了关系吗?这样才能保证他们的安全。
    端冕不再多说什么,他明白随喜需要时间沉淀这些消息。
    回到二师兄给她收拾出来的房间里,随喜坐在炕上沉默不语。
    夏兰进来将药箱放下,低声道,“姑娘,已经不早了,您要吃点什么吗?”
    随喜轻轻地摇头,她什么胃口都没有。
    悟悔还是给她们送来了热腾腾的肉包子和细粥,“这里简陋,只有这些,让你们姑娘多少吃点吧。”
    夏兰点了点头,她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她所能做的,就是好好照顾姑娘。
    在夏兰的劝说下,随喜还是喝了一碗粥,然后就倒在炕上了,睁着一双清澈明亮的眼睛看着屋顶,也不知出神发呆多久,才终于迷迷糊糊地睡了过去。
    翌日,悟悔带着夏兰到附近得村庄去买了几件换洗衣裳,昨日急急离开,她们没有收拾细软。
    吃过早饭之后,端冕就带着她们启程了。
    这一次,二师兄并没有跟着他们一起离开。
    随喜和夏兰都换上了粗布棉袄,打扮成两个出门寻亲的小丫环,在第三天开始,他们就遇到不少搜查乱党的官兵,好在每一次都被他们躲了过去。
    夏兰多少也猜到了一些端倪,随喜只是简单说了一下,“……跟着我可能会有危险,如果你想回到顾老侯爷身边,我可以跟大师兄说。”
    “姑娘,您才是我的主子。”夏兰什么也没说,只是说了这么一句。
    就算她回去了,老侯爷还是会要她跟在姑娘身边的,不管青居真人是不是乱党,姑娘还是她的姑娘。
    终于在第十天的时候,到达了目的地。
    是在南边的一个小村落,像世外桃源,这里的朴素平和,数个在街上游戏的孩童见到端冕的时候,都十分高兴地迎了上来,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
    端冕笑着跟他们打招呼,耐心回答他们的问题。
    一个四五岁的小丫头,梳着两个羊角,模样好奇地看着随喜和夏兰,“你们是和我一样的吗?”
    随喜怔了一下,不知要怎么作答。
    端冕笑着将小丫头抱了起来,“尹馨,这是随喜姐姐,以后和我们在这里住了,好不好?”
    叫尹馨的小丫头歪着头想了一下,才点头,“好,我带姐姐去钓鱼。”
    真是很可爱的小丫头,随喜微微笑了起来。
    “大家先去玩吧,一会儿我再来找你们。”端冕将尹馨放了下来,让年纪比较大的孩子带她去玩。
    一群孩子一哄而散,看着他们的身影,端冕笑得很开心。
    “这些都是……”随喜心里有个不可思议的念头,却不敢说出来。
    “都是前朝大臣兵将的子孙,整个村子都是自己人,你们在这里住下,很安全的。”端冕笑着道。
    这村子不大,只有一两百户人家,看起来却非常美好平和,住在这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也是一种惬意的享受。
    端冕带着随喜走向最边的一座院子,是全村最大的院落了。
    刚走了进去,就看到一个小小的身影在欢快地蹴鞠,看到随喜一行人,立刻发出响亮的欢呼声,“姐姐姐姐”
    随喜的心微酸,张开双臂抱住那个长大不少的身影,“颀哥儿”
    正文 第二百一十一章 山中(上)
    第二百一十一章 山中(上)
    罗惠云从屋里走了出来,看到随喜抱着颀哥儿,眉眼舒展开淡淡的笑。
    “娘”随喜艰难地抱起颀哥儿,笑着往罗惠云走了过去。
    “快放颀哥儿下来,都沉得我抱不起来了,别说是你。”罗惠云急忙让随喜将颀哥儿放下来,颀哥儿是一日比一日壮实,她抱着都觉得艰难。
    端冕从随喜手里接过颀哥儿,对罗惠云点了点头,“我带颀哥儿到外面走走。”
    是想让她们母女俩单独说话吧。
    颀哥儿不等罗惠云点头,已经抱着端冕的脖子指着外面,“到外面,去爬树。”
    罗惠云笑着摇了摇头,“越来越调皮了。”
    “大师兄,别太骄纵他。”随喜笑着道。
    “颀哥儿乖巧得很,不怕被宠坏的。”端冕笑道。
    “没错,我是好孩子。”颀哥儿用力地点头,乌黑闪亮的眼睛认真地看着随喜,模样十分可爱。
    大家都笑了起来,随喜点了点他的额头,“你最乖巧了。”
    端冕抱着颀哥儿离开之后,罗惠云跟随喜母女二人回到内屋。
    “娘……”随喜仔细观察着罗惠云脸上的神色,也不知阿娘会不会怪她,如果不是她,她们又怎么会避到这偏院的山村。
    “来,坐下。”罗惠云拍了拍热炕上另一边的位置,让随喜到她身边去。
    随喜依偎在她身边,“娘,是我连累了你和颀哥儿。”
    “傻孩子,说什么连累不连累,在这里生活也算不错,大家对我们非常好。”罗惠云笑着道,她本来就是个隐姓埋名的人,去哪里过日子都没有区别。
    “可是,如此一来,别人也会当阿娘和颀哥儿是乱党……”这是她最不愿意看到的,她自己倒是无所谓,可是阿娘和颀哥儿是无辜的。
    “这里没有乱党,这村子里住的都是平常的百姓,外面什么事情,都与我们无关,随喜,娘已经很满足了,只要你和颀哥儿平平安安的,我就什么都满足了。”罗惠云道。
    随喜笑了起来,心里总算释怀。
    “……是师父去接您和颀哥儿的?”随喜问起罗惠云他们怎么来到这里,更想知道师父现在人在何处?
    “青居真人跟我说明了原因,让我自己做决定,我想着与其将来牵连甚广,不如到这世外桃源过日子,也算圆我一个心愿。”罗惠云笑道,“你师父没有变,还是和以前一样,哦,对了,他让我把这个给你。”
    罗惠云站了起来,在一旁的柜子里拿出一个匣子,交给随喜。
    随喜微微一怔,打开一看,是一封信和一块玉佩。
    她急忙打开那封信笺,是师父的亲笔信,只有几句简单的话,让她好好留在这里,不必担心别的事情。
    她所担心无非是怕顾衡和师父兵戎相见,谁受了伤她都会伤心。可师父让她不必担心,是不是表示,他不会伤害顾衡……
    是了,顾老侯爷对师父有恩,他不会伤害顾衡的。
    随喜将信收了起来,眼睛落在那块花纹繁复的玉佩上,看不出是具体是什么形状,不过玉质清脆莹润,是上好的古玉,不知师父将这玉佩交给她有何意义,还是先收起来吧。
    似乎没有别的更好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