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喜只好在这里安心地住了下来。
    正如阿娘所说的,这里的人对她们都非常好,并没有将她们看做是外人,随喜原本以为生活在这里的百姓都是心怀亡国之恨的,相处了几日,才发现他们不但心胸阔达平和,更加没有什么怨恨不满,他们就像最平常不过的百姓,只是在这里安居乐业,什么乱党什么复国什么战争都与这里隔绝了。
    村里不仅有商铺,还有私塾,是一个前朝秀才开的,负责传授村里孩子们的学业,如果师父复国成功,这里每个孩子都是将来的希望。
    随喜觉得自己应该会喜欢这里的朴素安详。
    端冕在这里留了几天就离开了,他还要赶回南疆去找青居。
    与世隔绝的日子,时间如流水潺潺而过,究竟过了多久心里都没有概念,也不知外面究竟如何一副景象,这真真是与世隔绝的日子。
    这村子原来叫桃花村,因为在村外有一大片的桃花林,如今正是桃花盛开的时节,树枝上压着粉色花朵,一层又一层,春风吹过,花瓣在空中凌乱起舞,如一场华丽奢侈的艳舞,让人看了忍不住沉醉其中。
    随喜带着颀哥儿一起来这里采桃花,想要泡桃花酒。
    颀哥儿来了桃花林之后,兴奋地到处跑,多亏了夏兰看着他,不然都不知道要怎么调皮了。罗惠云没有让颀哥儿的奶娘和丫环跟着来桃花村,所以随喜现在要帮忙带着他。
    “姐姐,为什么树上只有桃花没有桃子?”颀哥儿被夏兰扶着坐在树干上,好奇地问在摘桃花的随喜。
    “以后就会长桃子了。”随喜笑道。
    “那以后我们来摘桃子吗?昨天沛东哥哥说要带上山去摘野果呢。”颀哥儿眼睛闪着期待,忘记了他嘴里的沛东哥哥交代过他不能将这件事告诉任何人。
    是林夫子的儿子,林沛东,今天十五岁,比随喜大两岁。
    随喜眼色微动,淡声笑道,“山上有吃人的老虎,你不怕吗?”
    村里有个在说书的老人,曾经讲过一个大白虫吃人的故事,颀哥儿一听随喜这么说,立刻跳进夏兰的怀里,夏兰差点被他撞得站不稳,嘴上却还不死心,“沛东哥哥说这个山上没有,我才不怕。”
    “老虎不吃大人的,喜欢吃细皮嫩肉的小孩子。”说着,随喜笑得很温柔地看着颀哥儿白嫩嫩的脸蛋,“我们颀哥儿这么香……肯定很招老虎喜欢。”
    颀哥儿小嘴扁了起来,大大的眼睛闪着泪花,“我不要被老虎吃掉。”
    随喜摸了摸他的头,“不要跟沛东去山上,就不会遇到老虎了。”
    “我不去了。”颀哥儿带着哭腔叫道。
    孺子可教也随喜满意地继续采桃花。夏兰无语地看着她家的姑娘,这唬起自己弟弟还真的是面不改色。
    “姑娘,山上真有老虎吗?”夏兰将颀哥儿放了下来,拿出桃花蜜做成的糖给他吃,走到随喜身边,小声地问她。
    “不这么说,他能听话吗?”随喜淡笑道,随着岁月的慢慢流逝,随喜越发透出一股恬淡娴静的温雅,她就像一股清泉,温润而明净,跟她在一起心情也会变得平静温和。
    越是长大,颀哥儿越是顽皮,如果没有随喜压着,罗惠云一个人肯定不知怎么带他,前几天还跟着其他几个小男孩将周大婶家养在天井里的小鸡抓去小溪里闷水,把四只小鸡都被憋死了。
    气得随喜想要拿藤条揍他,只是看到他那可怜兮兮一副我很无辜是别人带我去的表情,随喜又心软了,只是暗暗在心里决定,不能再让他跟着附近的小孩玩了,否则性子越来越野。
    采了一大篮的桃花瓣,随喜才带着颀哥儿回村子里。
    还没走到家里,就见到一个十三四岁的姑娘急步走了过来,穿着枣红色的比甲,桃色的绣花鞋,很寻常的打扮,也不能掩盖她俏丽动人的姿色。
    这姑娘叫周妙英,是周大婶的女儿,今年十四岁,是村里比较年轻且为成亲的姑娘。
    “随喜,我正着你呢。”声音也是清清脆脆的,不带一点扭捏,“吴大叔的孙子突然吐个不停,也不知是什么毛病,你过去看看呗。”
    桃花村没有精通医术的大夫,平时这里的人极少生病,青居每次回来都会先配好许多急用的药丸放在村长那里。
    吴大叔就是桃花村的村长。
    随喜对周妙英点了点头,温声道,“你且等等,我回去取药箱。”
    本来要留下夏兰在家里看着颀哥儿,颀哥儿也不愿意留在家里,非要跟随喜一块儿出门,只好让夏兰带着一起来到吴大叔的家里。
    吴大叔的孙子只有三岁,被他**抱在怀里在大声哭着,哭得都顺不过气了。
    里里外外都围了不少人,周妙英提高了声音,“让一让,让一让”
    吴大叔一家人见到随喜来了,犹如见到救世主,“随喜,你快瞧瞧,二虎这是怎么了?”
    随喜让二虎躺到炕上,给他诊脉检查了一下,对吴大叔说道,“只是有些消滞惊风,没有大碍,用田基黄煎汤喝几天就好了。”
    说着,取出针盒,要替二虎针灸。
    二虎一见到拿锃亮锃亮的银针,哭得更大声了,手和脚并用地要赶走随喜。
    随喜收了针盒,对吴大叔无奈道,“怕是无法针灸了,先煎药吧。”
    吴大叔赶紧让儿子到后屋放药的库里找田基黄,煎了汤给二虎喝下,二虎才渐渐停了哭声睡过去了。
    随喜在汤里加了点安神药。
    吴大叔将外面围观的人都打发走了,随喜替二虎施了几针,确定没有大碍之后,才告辞要离开,吴大婶拿着八个鸡蛋装在篮子里要给随喜。
    随喜哭笑不得,急忙推脱,“吴大婶,您这不是折煞我么?师父替村里的人施诊可没收任何东西的。”
    她只不过是代替师父在替村里的人看病,并非图什么回报。
    吴大婶见随喜不肯收下,便道,“行,回头给罗娘子送去。”
    过渡章节忒难写了~~~
    正文 第二百一十二章 山中(下)
    第二百一十二章 山中(下)
    随喜从吴大叔家里出来,在门外看到颀哥儿被一个年轻男子抱在怀里,很委屈的样子,“沛东哥哥,我不能和你上山了。”
    那个穿着灰色长衣的林沛东长着一张国字脸,五官端正,看起来很老实憨厚的样子,他笑着问颀哥儿,“为什么不能上山呢?”
    “山上的老虎会吃掉我。”颀哥儿嘟着小嘴叫道。
    随喜有些汗颜地走了过去,对林沛东笑着打招呼,“林公子。”
    林沛东见到随喜,一张憨厚的脸立刻浮起红晕,结结巴巴地打招呼,“随……随喜姑娘……”
    “颀哥儿,怎么能让林公子抱着,快下来。”随喜笑了笑,将视线落在颀哥儿身上。
    “是……是我要抱他的,没关系。”林沛东急忙解释,然后道,“山上没有老虎的,你可以放心。”
    “林公子,颀哥儿还小,不适宜到处去。”不是不让颀哥儿上山,而是他还这么小,去哪里没有个人看着怎么可以,去山上的人多都是小孩子,哪个能专心看着他,就算有林沛东,她也不放心啊。
    颀哥儿本来满怀希望的眼睛又暗了下去。
    林沛东有些不忍,“其实……村里的孩子没事也经常上山……”
    终是在随喜平静如水的目光下收了话,“那就等颀哥儿长大一点再去,我给你摘野果回来就好了啊。”
    随喜微微一笑,对颀哥儿道,“我们回家了。”
    颀哥儿耸拉着脑袋从林沛东怀里下来,主动地牵住随喜的手。
    客气地跟林沛东点了点头,随喜才带着颀哥儿慢慢地走回家,夏兰背着药箱,若有所思地看了林沛东一眼,急急跟了上去。
    林沛东看着随喜的背影有些发痴,不自觉地露出傻傻的笑容。
    “看什么看,人都走远了。”突然,头被拍了一下,周妙英沉着一张脸站在他身后。
    林沛东有些不好意思地抓了抓头,“英丫头啊,你怎么在这里啊。”
    周妙英哼了一声,“我早就在这里了,你没看到而已。”
    “你找我啊?”林沛东好像没看出周妙英的不高兴,愣愣地问道。
    “没事了。”周妙英见他还在眼巴巴地勾头看着随喜离开的方向,气得双眼发红,一甩手大步走开了。
    回到家里,随喜将颀哥儿交给了罗惠云,便带下夏兰去浸桃花酒了。
    “姑娘,奴婢瞧着那位林公子对您似乎挺好的啊。”夏兰一边洗着桃花瓣,一边小心翼翼地观察着随喜。
    随喜秀气的眉毛微挑,笑着横了她一眼,“想说什么?”
    夏兰干笑几声,“这村子里就数姑娘最是标致了,有哪个不喜欢的。”
    随喜没好气地道,“别乱说了,免得让人误会。”
    虽然没有明说,她都已经当自己是有婚约的人了。
    而那林沛东回了家里之后,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林大婶见了,就急忙问他是怎么回事。他抿紧了唇就是一句话也不说,被问得多了,一张脸涨得通红。
    林大婶是个心思通透的人,一见儿子这害羞的模样,立刻就明白了,急忙问着是不是有了心上人,林沛东笑而不答。林大婶马上就来了精神,她盼着儿子娶妻生子多久了,如今儿子有了心上人,她高兴都来不及。
    几番询问之下,才知道儿子恋慕的是何家姑娘。
    林大婶却提不起劲了,只是目光复杂地看着林沛东,久久才叹了一声,“孩子,不行的,随喜姑娘我们高攀不起。”
    林沛东脸色变了,“为何?”
    “她和咱们不一样,她是青居真人的徒弟……是将来的……”林大婶低声想要解释,却说不出口,有些事情只能在心里知道,“明天我就去替你定亲,我看周大婶的丫头不错。”
    林沛东抬起头,眼睛闪烁着震惊和伤痛,是第一次动心却被反对扼杀的绝望,“娘……”
    “孩子,听娘的话,随喜姑娘是不会留在这里的。”这是谁都看出来的事情,随喜只是桃花村的过客,她只是停歇而不是长留。
    “可是,她对我笑……”她对他笑,难道不是喜欢他吗?
    林大婶苦笑道,“她对村里每一个人都好。”
    “我去找她”林沛东站了起来,突然箭一般地跑出了屋子。
    桃花村的人都很朴素,特别是从小在这里长大的孩子,根本没有对阶层地位的想法,在他们看来,只要住在桃花村里,那就都是一样的。
    所以林沛东不明白娘说的是什么意思,为什么随喜和他们不一样?为什么他配不起随喜?
    随喜正在晒桃花瓣,听到敲门声急促响起的时候,拍了拍手过去拿下门栓,开了